我亲历的司改丨王丽华:岁月不辜负努力
2017-11-13 10:18:00  来源:  作者:王丽华

  司法体制改革以来,我从侦监部门来到了办公室。虽然,在侦监科打交道最多的也是办公室,但是,办公室具体从事哪些业务并不熟悉。所以,来到办公室,实际上是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部门,一切要从新开始。

  一开始,我主要负责上传下达工作。上传下达,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文件收发、发文登记、打印复印、通知等等。 

  文件收发,包括接收文件、登记文件,按照文件内容发放到相应的科室,有些文件需要自己去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等单位去取,然后再汇报、登记、分发或落实。 

  发文登记,由各科室先到办公室填写发文稿纸,由领导审批后,办公室登记,确定文号,然后印发红头,分发各科室。 

  打印复印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其中比较难的是,有时候,一份文件十几页或者几十页,文件内容涉及到多个科室,每个科室都要复印一份,复印装订,虽然复印基本不会出问题,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每份文件每页文件都要核对,确保不出现页码装订等低级错误。 

  通知这项工作粗看起来,最不起眼,但实际上最需要沟通艺术,最考验一个人的处事技巧。通知工作的一般流程是接到通知后,向领导汇报,由领导确定由谁执行,然后通知执行人执行通知。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多,如果是开会通知,通常要先确定由几个人参加会议,如果主要领导不在单位,那要确定是否需要替会,如果需要替会,那要向领导汇报,由领导决定由谁替会。有时候,开会通知会发的比较晚,比如晚上八九点通知第二天早上八点开会,这时候,接到通知后,要确定由一人还是二人参会,确定之后,再向领导汇报。通常,我会先将通知内容通过微信发给领导,如果领导看到微信他或者会回复。如果没有回复,过几分钟再跟领导打电话汇报,这样领导先看到微信里面通知的内容,这个时候,再汇报通知内容,就更顺畅了。将通知发微信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有时候,外出开会会忘记在哪个房间开会,这时候看看微信就知道了,不需要临时再打来电话询问。而且,一天下来几个会分别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房间,有时候通知人也记不住,还要临时查,这样很耽误时间。 

  上传下达,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环节多,程序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多,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实力、耐力、创造力。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需要很多的思考,思考如何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思考通知的方法、语言的表达方式、沟通交流方式等。 

  在思考中工作,让我收获了很多,慢慢地从一开始的懵懂到顺畅地完成一项传达,个中成长或许只有自己体会的最真切,很有成就感。 

  之后,我又负责了宣传工作。一开始,对宣传了解的很简单,只是知道对外媒体的稿件是宣传,但是,深入工作以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宣传的载体不仅是网络、报刊、杂志、电台,还有微信、微博、客户端,尤其是现在新媒体发展的很迅速。宣传不仅有文字稿,还有图片、视频,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微电影评选。宣传有各种各样的格式,比如正义网案讯的宣传稿件开头是正义网连云港X月X日电,而其他网站的开头或许就直接是稿件内容。文稿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又有规律可循,通常一篇文章讲清楚一个事件基本上就可以被采用。不同的媒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要求语言简单明快,有的需要俏皮活泼,有的需要说法说案进行案件点评,有的需要将事件讲述详细,有的只是需要概述即可,所以一篇稿子要写成各种样式进行投稿,投中的概率相对才高。 

  做一件事情,不是简单地完成即可,而是要用心去做,认真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才能做的最好。无论是上传下达还是宣传,我总是忍不住去研究这里面的学问,虽然进步很慢,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有收获,我很欣慰。岁月不辜负努力的人,我在一点一点地成长,即使很慢,也要尽全力去努力,用微薄的成果为检察事业做贡献。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