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司改┃吴倩倩: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7-11-10 14:41:00  来源:  作者:吴倩倩

   2014年8月,我以一名书记员的身份进入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工作。彼时正值以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权益,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核心目标的新一轮司法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2016年8月,工作满两年的我本可以通过培训顺利成为一名助检员,但恰逢江苏省检察机关启动员额制改革,全省助检员培训被搁置,我的检察官进阶之路就这样戛然而止。彼时的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迷茫,员额检察官数量之少,检察官助理晋升员额检察官竞争之激烈,书记员晋升渠道不明晰,所以我一直抱着观望的态度。经过半年多的观望和自身工作经历,我对司改又有了新的认识。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职业荣誉感增强了。此次司改让检察机关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了,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职务设计,让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选择范围更广了,更加贴近工作需要,让司法办案人员能够专心办案,让司法行政人员能够为司法办案做好后勤、综合等工作,让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条不紊,职责明晰,为年轻干警开辟了职业生涯新的上升通道,拓宽发展空间,激励检察机关的优秀人才重新回到一线办案岗位,真正做到了提高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司法办案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此次司改从表面上看,拥有办案权限的员额检察官数量较改革之前拥有办案权限的检察官数量变少了,但是实际上,改革后每个员额检察官都配备了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三者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发挥团队的作战优势,使得检察官可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证据的分析、对案件性质的判断、对法律情节的分析等工作中,在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保证案件的质量。 

  检察官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此次司改虽然赋予了员额检察官独立办案的权力,但也从制度层面上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和紧箍咒,倒逼员额检察官在办案的全过程要睁大眼睛、绷紧神经,落实办案责任,保证办案质量。以往办案需要进行科室讨论,必要时还需分管领导参加,遇到难题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决定,这就让办案人员有了一丝侥幸心理,认为出事了有领导担着,不用太担心。司改后我这才逐渐认识到,领导也需要办案,非领导员额检察官们再也不能寄希望于领导拿主意了。总体而言,员额检察官们的压力比以前更大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经过这半年的观望和亲身经历,我对此次司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员额制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司法办案的质效,更能凸显检察官的权威,进一步体现司法公正,成为新时期全社会法治建设的有力“助推器”。今年年底,我有望从书记员晋升为检察官助理,距离员额检察官又迈进了一步。这大半年来,我从改革起始的迷茫到观望中的再认识,再到如今即将成为一名检察官助理,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也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员额检察官尚需千锤百炼,前路漫漫,唯有怀抱一颗赤子之心,砥砺前行,方不负心之所往。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