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红色电台发展小史
2025-09-29 10:45:00  来源:检察日报

  中国共产党的无线电通讯事业,是在上海起步的。为了加强党中央与各地的通讯联络,1928年夏,党中央决定建立电台,开展无线电通讯工作。在特科下增设无线电通讯科,负责设立电台、培训报务员,开展与各地的通讯联络。周恩来指派李强、张沈川等分别研制机器,学习报务。1929年秋,第一座无线电台被研制出来,设在上海市大西路福康里(今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420弄9号),并培训了第一批报务员。1930年9月,为了满足苏区和红军对无线电通讯技术人才的需求,党中央在上海市巨籁达路四成里(今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391弄)12号开办了秘密培训电报人员的训练班,李强、涂作潮、吴克坚等担任教员,学员16人。这是我们党首个无线电训练班。直到1933年1月党中央撤离上海前,上海地下电台的红色电波从未中断过。1933年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从上海迁往瑞金后,上海地区党组织接连遭到毁灭性打击。1935年瓦窑堡会议召开,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4月,冯雪峰受命到上海开展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设法建立电台,把所能得到的情报较快地报告中央。1936年10月,中共驻上海办事处成立,主要开展统战工作和情报工作,潘汉年任主任,冯雪峰任副主任。1937年8月,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公开成立,潘汉年任主任,冯雪峰任副主任,刘少文为秘书长。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上层统战、文化宣传、营救和安排出狱的政治犯以及情报机要工作。

  抗战时期,为了加强上海同延安党中央等的联系,党中央、华中局、第三国际等纷纷在上海设立秘密电台,传递情报、与上级党组织通信、抄收重要新闻等。电台选址隐蔽,通常是夜间发报。电台内部分工明确,设有报务员、机务员、译报员等。

  (资料提供:上海市黄浦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