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使其顺利回归社会,近日,海州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聚众斗殴案件中的七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于2018年6月28日举办了宣布暨训诫教育仪式。
为了增加仪式的庄重感和强化效果,同时在保证不违反涉罪未成年人案件的不公开原则的前提下,该院邀请了与案件相关的部分人员参加,包括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公安机关承办人、司法局负责帮教的人员、法院少年庭负责人、学校教务主任、辩护人及心理咨询师。
会议首先由该院唐敏副检察长介绍了未检工作的理念和基本职能,着重介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原则的原因以及在实务中的体现,并介绍附条件不起诉及相对不起诉制度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随后,承办检察官引导七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自我介绍,进行了案情的回顾,并由涉罪未成年人家长代表发言,讲述了孩子犯罪给家人造成的伤害,犯罪之后孩子的表现,以及对孩子的期待。家长在发言过程中不断哽咽流泪,让叛逆的孩子也难免受到触动,让孩子体会到家庭责任感。
之后,承办检察官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并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训诫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到犯罪的成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涉罪未成年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训诫教育之后,承办检察官与海州区司法局、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共同确定了考察帮教协议书的内容,确定了各方的义务,并明确告知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违反义务的后果。
该院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场进行了主题为“情绪管理和调试”的讲座,以跟未成年人互动的形式进行了生动的讲座,使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明白了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管理好情绪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宣布暨训诫教育仪式结束后,涉罪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离场之后,邀请的嘉宾与该院围绕涉罪未成年人不起诉的标准以及不起诉之后的帮教工作进行了座谈,公安机关、法院、司法局、学校、团委等单位代表都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对该院未检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结语
此次活动,是通过仪式化形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一次尝试,也是该院与司法局开展对附条件不起诉人进行帮教、矫治合作以来的第一个案件,该院未检将会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实务中的适用这一问题上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