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拾麦穗
2018-08-31 09:12:00  来源:检察日报

  和几个朋友陪一位老人用餐。不知谁不小心,将两根面条掉在桌上。老人伸手小心翼翼地将面条捡起来放进嘴里。一位年轻的朋友劝说道:“别捡了,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老人笑呵呵地说:“可别小瞧两根面条,得好几个麦穗磨出的面才能做成呢。”

  老人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想起当年的麦收时节,想起儿时拾麦穗的场景。

  上小学时,每到麦收季节,老师总要给同学们布置一项任务:每天下午放学后,去地里拾麦穗。

  那个年代,收麦子全是人工用镰刀割。大人们起早贪黑地“龙口夺粮”,但在收割运输过程中,总有极少量的麦穗遗落在田间和路上。我们这些毛孩子把这些遗落的麦穗拾起来,叫作“颗粒归仓”。

  拾麦穗不是个力气活,但我们干得却很仔细。几十个孩子人手一篮,一字排开,拉网式地在地上搜索。可惜的是,当时,乡亲们天天粗茶淡饭能吃饱就心满意足了,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白面,对小麦就看得格外金贵,每块地都收割得十分仔细,遗落下的麦穗少得可怜。尽管同学们都瞪大眼睛遍地找,不放过任何一个目标,但一下午时间每个人拾到的麦穗,也就只有一篮子底。

  老师把我们拾回的麦穗集中起来,交给生产队长,搓出粒儿收倒进粮堆。

  如果说一望无际的麦田是浩瀚的海洋,大人们把肥硕的鱼虾捞走了,我们这些毛头孩子们只是在沙滩上拾起了几只蛤蜊;打麦场上那高耸的麦垛,是乡亲们用血汗画出的巨画,我们拾回的那些麦穗,只能算作山中的几片碎石。然而,当我们吃上一顿纯白面的馒头时,心中充满了甜蜜和自豪——或许,这其中就有我拾回的麦穗磨成的面啊!

  眼下,到地里拾麦穗的人已经没有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是否让有的人忘却了过去艰难的日子,丢弃了耕读传家的本色?

  民以食为天。珍惜我们的生命,就从珍惜每粒粮食开始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