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铺的色彩
2018-07-20 09:45:00  来源:检察日报

 一抹鹅黄,其间点缀着桃红柳绿,掩藏着一片瓦房,这就是阳春三月里旧铺的色彩。

  清澈的旧铺河蜿蜒从村边流过。河上那座古老的石孔桥,连接着巴蜀盐古道。四面环山的旧铺,历史与古盐道有关。由于这里依山傍水,有人很多年前在这里搭起了铺子,形成一个驿站,供盐道上的脚夫、马帮以及商贾休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如今,古盐道已被废弃,旧铺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沉寂多年的旧铺开始热闹起来。

  旧铺的风景简单,但却耐看。这里是清一色的木板房吊脚楼,充满民族风情。一些门窗精美的雕饰,蕴藏着乡愁,印满生活的精致。而对于这片旧房屋的价值,刚开始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一直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当改革的春风席卷到这个旮旯,年轻的旧铺人不甘寂寞,纷纷外出打工。直到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里看稀奇,旧铺人才发现故乡真是个赚钱的好地方。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吊脚楼群得到很好保护,赚了钱的旧铺人开始建造新房子,外表依然保持着老房子的风格,里面却盛满了城市流行的时尚。

  旧铺人对旧铺的巨变始料未及,他们习惯了祖辈延续下来的那种平淡静谧的日子,对于突如其来的热闹一下还不能适应,甚至还产生出一种不安。他们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稀松平常,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后来在游人发亮的目光里,才读懂了他们不仅喜欢这里的山水,更喜欢这里的“旧”。在全域旅游时代,旧铺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这种“旧”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旧铺人为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这份遗产并发挥作用而感到欣慰。现在,旧铺人的理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开始慢慢适应并喜欢了这种热闹,不少人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办起了茶园。庄稼地里的色彩也由平淡变得有些浓郁,那旋律般的线条,编织着旧铺人的梦。

  尽管旧铺位置偏僻,但这里院落却修建得气派,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康家大院五进堂就是这种建筑艺术的代表,相传为在新疆做官的康明达修建,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康家大院也颇具传奇色彩,恩施知县任海晏题赠给康明达的“云程初步”匾额依然悬挂于朝门之上。相传清咸丰年间,任海宴曾会同昔在新疆为官的本地人士康明达一同在此断过争田界纠纷案,此地遂得名“二官界”,后因兵燹筑寨,更名“二官寨”。据史料记载,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石达开率领太平军从湖南攻入湖北恩施,一股包抄至恩施县盛家坝至利川入四川,一股袭击恩施县所属二官屯等处,一股攻占恩施县牛滚凼,合围恩施城,途中遭遇清军截击。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曾经过康家大院,并在一方桌上刻一“石”字。这些传奇,让旧铺变得厚重起来,游客们听后“啧啧”声不断。

  如今,山坡上康家大院的门前成为旧铺景区的舞台,第四届“生态宝典·人文盛家”乡村休闲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除了歌舞等文艺节目外,主办方对获得“好婆媳”“好妯娌”“好姑嫂”“好邻里”“好心人”称号的村民进行表彰,活动现场颂起了《康氏家训》,乡风文明在这里得到彰显。最让旧铺人自豪的是,土家“九佬十八匠”为游人现场展示了劳动传统技艺,让人大开眼界。有道是,“金银铜铁锡,岩木雕瓦漆,篾伞染解皮,剃头弹花晶”,不论是石匠、木匠、雕匠、弹匠,还是染匠、酒匠、瓦匠、篾匠,都对各自行业手艺“玩”得得心应手。游客们看呆了,村民们沉浸在这种抚慰里,因为这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艺术、他们的文化。

  站在康家大院眺望,心情和天一样蔚蓝。你会发现,绿水青山是旧铺的主色调,这一大片的绿色,如层层绿浪漫过了田园,漫过了群山。在这种温馨中,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推着一团团白云,几乎不被察觉地穿过广阔的山坡。眼前的这幅画是活动的,其间有农人赶牛耕耘,茶园里飘来采茶姑娘的笑声,山羊在坡上吃草,白鸭在河中嬉戏,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空气中弥漫泥土的气息和花朵的芳香……人们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这幅画中,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这也许是旧铺的魅力所在。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旧铺的名字是旧的,但风景却是新的。旧铺的色彩,在新时代的浪潮里,一定会更加亮丽鲜艳。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