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老百姓今儿真高兴
2024-07-31 08:57:00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春节前,我回到安徽老家,陪手臂骨折的母亲住院做手术。母亲出院后,亲戚和邻居们闻讯相继前来看望。

  “这回住院医药费5000多元,国家给报销80%,自己出1800元不到,医生护士态度都挺好!”母亲扶着打了厚厚石膏的胳膊有说有笑。

  看到眼前乐呵呵的母亲,我想起2000年的春节。母亲因为长年劳作腰间盘突出,严重到难以行走,医生强烈建议做手术,费用4000余元。当时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是种地卖粮食,交了孩子的学费后所剩无几。父亲把能借的都借了,只凑到千把块。母亲没做手术就出院了,腰疼得实在太厉害,只能躺在床上默默流泪。

  2003年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正式实施。母亲听村干部说交300元就能参加农村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最起码报销一半,立即带头交钱参保。第二年她做了腰椎手术,医保报销后自费1200元。术后母亲不但能正常行走、下地干活,前几年还跟着老姐妹们跳起了广场舞。

  家里的亲戚和邻居基本上都是农民,记忆中他们总是佝偻着腰忙于劳作,寡言少语,愁容满面,因为家庭收入微薄,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很弱,一旦遭遇变故,便犹如天塌了下来。比如新农合实施以前,他们大多和我母亲一样,不管生病还是受伤,往往因为担心付不起医药费而不敢就医。

  前几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和乡亲们的交流也少了。这次返乡我惊喜地发现,每个人脸上都堆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带着由内而外的放松和坦然,话也变多了,家长里短一唠大半天。

  “自从有了新农合,我办了一张慢性病卡,门诊开药报80%,住院能报90%,真没想到能赶上这么好的时候。”村里80多岁的大爷爷拉着我念叨。

  “到了60岁,国家每月发500元养老金,300多元土地征收补贴,够吃用了。”村里的叔叔婶子们喜滋滋地告诉我。

  不仅是医保制度让父老乡亲不再为看病发愁,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后,上了岁数的老人基本生活早已不成问题。镇上还建成一座敬老院,有需要的老人都可申请入住,国家每年有补助政策,养老金足以负担。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我的祖辈、父辈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着医疗、养老、救助等各方面的福利。有了社会的兜底、集体的关怀,他们挺直腰板、底气十足。这是国家给予的安全感,是社会赋予的幸福感。我打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为这份和谐稳定骄傲自豪。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在家乡的这次“微调研”,让我对此有了切身体会和深刻认同,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底线意识、长远眼光,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真实写照。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