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连云区检察院成立 全省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 着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环保中枢
2018-04-28 09:51:00  来源:

   连云港市连云区检察院在去年成功办理全省非试点地区首例公益诉讼案,所办案件被评为全国环境资源十大典型案例基础上,今年4月20日又揭牌成立全省首家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着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枢。

  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服务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该院运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手段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具有“千里眼”监控、“顺风耳”联络、“无人机”巡查、“公益眼”平台等四大功能。(一)“千里眼”监控。即该院利用原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改建设立总监控室,汇集区环保、国土、海渔、农林水利等部门数百个监控摄像头实时画面及“无人机”流动监控拍摄的实时画面,直观展示在总监控室大屏幕上,实现对全区山体、海洋、河流、湿地、城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控。(二)“顺风耳”联络。即在连云区海州湾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湾长制”办公室设立检察联络室,指派专人负责,建立联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三)“无人机”巡查。即该院在全市率先配备无人机,利用无人机视野开阔、动态跟踪、客观高效的特点和优势,开展生态环境巡查、污染源头跟踪、环境损害勘察取证等,极大提升公益诉讼案件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工作效率。(四)“公益眼”平台。即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公益举报专栏,利用便捷的移动网络,鼓励社会公众对发现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随手拍、即时传,向检察机关举报。举报线索由专人处理,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移送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对涉嫌犯罪的,移送侦查机关并跟踪监督;对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的,发出检察建议或移送监察机关,并对符合条件的举报人予以奖励。通过“公益眼”,增添更多发现破坏环境的眼睛,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环保,争当“环保卫士”,有效拓宽线索渠道。  

  (编自连云区院、市院民检处报送信息)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