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这15个字,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成为过去五年的不懈努力: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
法律、法规看起来是冷硬的,但却可以驱散因不公、非正义带来的“阴霾”,让当事人感到温暖。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按照要求,全面规范和加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共监督立案219件,监督撤案108件;追加逮捕275人,追加起诉447人;决定不批捕3269人、不起诉755人。加强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提出抗诉72件。
2013年7月,苏某以垫还银行贷款为由,通过朋友向石某某借了180万,迟迟未还。2014年12月,海州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苏某提起公诉;在开庭审理5次,补充侦查了十余本卷宗后,2015年9月,海州区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判决宋莲无罪。海州区检察院在对案情和审判结果依法审查后认为,该判决认定事实确有错误,遂提出抗诉。 此后,经过二审抗诉,2016年8月,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宋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这是检察机关强化诉讼监督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2015年10月26日,连云港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的检察官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在一辆BRT公交车上,一名醉酒男子发现乘车过了站,要求驾驶员停车未果后,对驾驶员进行殴打并抢夺方向盘,致使车辆方向突然转变,横在马路上,造成交通拥堵。肇事者孙某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职业敏感让检察官产生了疑问,“从报道的情况看,这名醉酒男子先是用手中塑料袋里的爆米花砸向驾驶员,并用力打驾驶员的手,同时抢拽方向盘,导致车辆方向失控,横停在机动车道上。事发时,车上还载满了乘客。”检察官认为,孙某的行为发生在满载乘客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导致驾驶员无法正常驾驶车辆,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危及车上乘客及路人的生命安全,已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市检察院遂将这一线索及时通报给连云区检察院,该院核实有关情况后,依法于2015年11月18日向连云港市公安局连云分局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
并于12月1日发出《通知立案书》。12月9日,连云公安分局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2016年1月18日,行为人孙某投案自首。1 月29日,孙某被依法批准逮捕。
加强刑事执行监督
依法对刑罚执行情况全程跟进,把监督触角从“高墙内”延伸到“高墙外”,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334人,查处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8人。
2015年5月30日,海州区检察院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持续跟踪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将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张某抓获并依法收监执行。
海州区检察院在检察监督活动中发现:罪犯张某因犯受贿罪,于2011年6月24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因其患有粘连性肠梗阻并反复发作,被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一年,自2013年2月24日起至2014年2月23日止。2014年2月20日,因其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但刑期未满,原法院决定将其收监执行。罪犯张某以在北京看病为由,拒不返回。
海州区检察院向相关方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依法督促将罪犯张某收监执行。2015年1月28日,罪犯张某被网上追逃。
2015年5月26日,北京警方将罪犯张某控制。5月27日,海州区公检法三方成立抓捕小组赴京开展抓捕行动。5月28日,抓捕小组在北京某医院见到“昏迷不醒”的罪犯张某,其亲属称其病重,主治医生也称其病情不稳定,干扰抓捕行动。海州区检察院力主对罪犯张某进行全面体检,并将其病历发回连云港申请法医鉴定。体检结果和法医鉴定均认定其生命体征正常,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5月30日,抓捕小组连夜奋战,排除干扰,将罪犯张某安全带回连云港,并在海州区南城医院再次对罪犯张某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其生命体征正常,遂予以收监执行。
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监督收监罪犯197人,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了我市工作经验,并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专项清理。会同公安、法院开展久押不决案件清理工作,监督纠正超期羁押28人次,东海县检察院获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
加强民事行政检察
打造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的多元化格局,提请省检察院抗诉103件,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151件。开展民事虚假诉讼专项监督,纠正44件为获取非法利益而虚构事实打“假官司”案件。
“谢谢你们检察院,帮我们解除了多年的心病”。2016年10月的一天,温哥华小区的居民抓住回访检察官的手连声道谢。连云港市检察院通过督促环保部门履行职责,帮助30余户群众解决小区附近工厂违法违规生产引起噪声环境污染问题。
事情要从6月份的举报宣传周说起。在华联广场设点宣传期间,检察官现场接待了温哥华小区居民的举报,称小区东侧一家水泥制砖厂长期生产销售建筑材料,全天候作业,噪声大、污染重,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曾向环保部门投诉多次,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恳请检察机关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了解情况后,市院民行检察部门深入开展调查,采取有力措施,督促解决相关问题。
为了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市检察院民行部门立即与温哥华小区居民取得联系,并邀请居民代表至市检察院座谈,了解水泥制砖厂对他们生活造成影响的详细情况,听取他们的诉求。并多次到水泥制砖厂区、温哥华小区实地察看,掌握水泥制砖厂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厂区的粉尘、噪声污染程度及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在清楚掌握相关情况后,市检察院与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环保部门对该水泥制砖厂问题的调查结论及处理结果,与市和区环保局召开联席会议,督促环保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对水泥制砖厂的行政处罚工作,并制定生活区环境污染修复方案。
在市检察院监督下,环保部门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规定,对温哥华小区附近的水泥制砖厂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封闭了水泥制砖厂工作区域,勒令停产整顿、停止一切作业活动并立即搬迁。困扰温哥华小区居民一年多的环境污染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两法衔接,打造行政执法监督样本
近年来,连云港检察院结合检察职能,以“两法衔接”为平台,通过创新监督模式、搭建监督平台、创建监督机制,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提升了监督质效,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作样本。
灌云县检察院坚持实践先行,理论先导,系统规划,长效推进,创立了“党委领导、人大支持、政府负责、检察监督、部门司职”两法衔接工作模式,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2014年2月,江苏和利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逾百吨致癌废料偷埋于自家厂房地下,致一级渔港燕尾港遭受重大污染。根据信息平台提供的线索,灌云县检察院立即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督促环保执法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件。4月3日,该院依法对涉嫌污染环境5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灌云县检察院没有就此止步。通过深挖和利瑞公司环境污染事件背后环保监管问题,查处玩忽职守职务犯罪1件3人,对环保执法领域进行“去污”。及时撰写《关于县临港产业区生态环保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县临港产业区对此高度重视,迅即对29家污染企业关闭取缔,并启动了生态园区创建工作。
网网相连,打破了监督与被监督的沟通‘门禁’,两法衔接为开展基层行政执法监督打开了新通道,目前,我们已形成‘相互沟通协作、行政执法行为风险评估、同步介入调查、监督与预防并重、定期考核评价’五项机制,有利于保障两法衔接工作稳步深入开展。
公与平者,国之基址也。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于中国梦的憧憬,检察机关将以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用公平正义托举中国梦想,助悲观者前行,让无助者有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