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读《行者无疆》有感
2019-04-16 08:42: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孙红霞

  

  余秋雨先生用细腻的文笔记录了欧洲二十六个国家九十六座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为我打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世界画卷。考察途中,作者遭遇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无畏前行;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欧洲文化,虽都经历波折,但都处于螺旋式上升中。我把上述两点读书感受总结为行者有道、文化无疆。

  一、行者有道

  何谓行者?行者一词的来源,已无从考究,从各类百科搜索结果看,孙行者俨然成了这个词语的代言人。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将其救出,孙悟空拜唐僧为师傅,唐僧为孙悟空取号行者,自此孙行者踏上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之路,一路斩妖除魔,终成斗战胜佛。行者一词似乎同佛教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在佛教用语中,行者有泛指修行佛道之人的意思。这不禁让我想起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使徒行者》,监制文伟鸿被问及为何要为这部讲“卧底”们的戏起这样的名字?其解释道:“故事讲的是一群卧底和他们的Handler(控制者)的关系,他们在合作的时候,没有白纸黑字的合同,在没有人保护你的身份之下,卧底只是靠口头传话来执行上司给予的任务,大家讲的是互信,这就好像是一群受奉主差遣的使徒,去执行人的理念,维持正义,也好像修行佛道的行者一样,坚持自己的“道”,所以起名《使徒行者》。”

  行者和行人是不一样的,虽然有人把行者解释为行人,但二者有别,不可混为一谈。社会生活中,不管是人们口述还是新闻报道,很少提及行者一词,外出行走的人叫游客,在自己地盘行走的人叫行人。我将行者理解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一群人,而理想、信念、追求就是行者之道。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应当争做一名行者而不只是充当一名生命的过客。余秋雨先生在西班牙北部考察时,分裂主义集团不断地在制造事件,他们在那里天天受到人们紧张的提醒;德国的“新纳粹”专挑外国人动手,这使他们一直处于警觉之中;欧洲各地都能遇到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者,因此盗窃事件的发生如家常便饭。余秋雨先生虽是一名文人,但其不愧是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教授,在考察途中显示出武者的气魄,带着为中华文明寻找坐标的理想信念,砥砺前行,他是一名真正的行者。

  作为一名检察行业的法律人,我要追求的行者之道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法治之道、廉洁之道。司法体制的改革恰恰对此进行了印证。员额检察官改革,使检察人回归法律人本位,忙在办案一线,主要工作是用法律武器惩罚罪恶,匡扶社会正义,此举减少了检察人身上的政治性,提高了法律性;错案终身追责制则像一道圈在员额检察官头上的紧箍咒,始终提醒检察人要规范使用法律之剑,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因此检察之道又可总结为公平、公正、自律、清廉。

  二、文化无疆

  何谓文化?教科书上一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在中国,鲁迅把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称作“国民性”。《行者无疆》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烙印,烙印由人留下,确切地说应该是行者所烙下。正是由于他们对文学、艺术的不断追求,才有了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一直从未停息。关于中国同欧洲文化的几点区别,余秋雨先生在《行者无疆》中总结了七点,我选择两点列出:“一份图表。图表在法国里昂的一家博物馆里,列出了这座城市在十九世纪的创造和发明,从纺织机械到电影技术,多达十几项。但整个法国却还认为自己和美国、德国相比,远远落后了。中国由于长期封闭,不仅基本上没有参与人类近代文明的创造,而且对西方世界日新月异的创造态势也知之甚少,直到今天,组成现代生活各个侧面的主要部件,几乎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再也不要躺在“四大发明”上沾沾自喜了。一群闲人。中国人刻苦耐劳,偶尔也休假,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欧洲人反过来,认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为了休假。因为只有在休假中,才能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冻,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现。也就是说使人暂别异化状态,恢复人性。中华文明注重实用理性,绌于终极思考。”

  余秋雨先生考察欧洲的时间为1999年至2001年,现在让他故地重游总结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较之以前应该会有不同,因为中国人并没有像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一味懒散地躺在“四大发明”的软床上,绌于思考,不知进取,而是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赢得了举世瞩目。2002至今,中国经济、文化、科学、军事各领域均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中国诞生了淘宝,让网购消费成为潮流,促进了互联网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12年,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创造的文学作品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超越了一般“乡土文学”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达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2013年,余额宝、微信上线,开启了理财新通道,让钱财交易更加便捷;2015年,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国产航母下水,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填补了中国重大装备国产化空白,推动“中国制造”向更高层次跨越。中国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只言片语就能概括,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不甘落后、不断超越的“行者人格”,众志成城将中国文化的车轮向前推进。

  检察事业也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文化潮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行统一业务大系统办案软件,致力打造规范办案流程、资源共享的执法办案统一平台,这也是强化执法管理和内部监督制约、促进自身公正廉洁执法的有力保障。江苏检察院即将上线的 “案管机器人”,是一个案件监督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目前正在各县基层院试运行,其可以帮助处理大量数据排查、统计分析和储存记录等工作,可以有效缓解基层工作人员统计数据的压力,提高获取数据的效率和准确性。

  检察事业的发展依赖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国民的努力。国民应树立行者有道的理念,在从事的行业中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在追梦途中虽会经历磨难,但终会成为斗战胜佛,取得真经,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起点。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