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灌云县院共办理开设赌场犯罪案件163件,年均递增18.8%,在所受理的案件中居前三位。而由开设赌场引发的盗窃、非法拘禁、绑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贪污(挪用公款)、故意伤害(杀人)等侵财、侵权类次生犯罪144件,占88%,年均递增21.3%,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和平安法治建设。开设赌场及由此引发的“两侵”犯罪在近年居高不下,久打不绝,既有经济利益驱动的直接原因,更与开设赌场打击整治难度大、不良社会风气助长、社会治理缺位等有关。
一、开设赌场是“两侵”犯罪的幕后推手。开设赌场与 “两侵”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上下游犯罪。开设赌场多为赢利性、隐密性犯罪,其本身一般不带有“两侵”色彩。但赌局的正常运转,以及为了获取更多收入,往往需要有足够赌资的投入及参赌人员的加入,为了保护放贷或赌债安全,往往还有催讨债势力介入。诸多利益纠葛及矛盾源点都成为“两侵”犯罪的触点,如犯罪嫌疑人顾某等5人受放贷人蔡某所雇向孙某追逃赌债,在孙某弃车逃跑后,顾某等人纵火烧毁孙某丢下的面包车,并到孙某家中采取砸门、放花圈、叫骂等方式非法侵入住宅,实施侮辱行为。
二、谋取赌资或经济利益是“两侵”犯罪的基本犯意。该“两侵”犯罪不论直接谋取公私财物,还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均是为了非法获取钱财,进而补充赌资、填补亏空、高息放贷、追讨本利等。如犯罪嫌疑人徐兴万非法吸收存款后在赌场内放高利贷,对急需赌资的参赌人员放贷,并按天收取高额利息;犯罪嫌疑人时某先后盗窃16次,非法获得赃款近20万元用于赌博。
三、“两侵”次生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相较于开设赌场犯罪,发生于赌场外的“两侵”犯罪影响更广,危害更大,因愿赌服输、赢家通吃等赌场游戏规则而导致的暴赢暴输等问题,很容易让参赌者心理产生巨大反差,这一反差对参赌者容易形成刺激,强化赌瘾,促使其为筹措赌资反复作案,如犯罪嫌疑人周某先后百余次贪污经济适用房购房款近900万元用于网络赌博。对年轻气盛者,容易产生心理失衡、扭曲,以致一时冲动铤而走险,发生极端案件,如犯罪嫌疑人戴来来因索要所输赌本未果,遂产生杀人报复念头,酿成惨案。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一是加强联手协作,增强“打赌”合力。发现难、布控难、取证难,使得开设赌场案件发破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该类犯罪的侥幸心理。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根据发破案形势及时召开协调会、案情分析会等,在证据标准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统一标准,提高对该类犯罪的打击效率效果。如对于开设赌场的主犯依法严惩,减少非监禁刑的适用,增强震慑力。对于起次要、辅助作用的从犯,加强财产刑的追缴、执行等。基层派出所、警务室要充分发挥“探头”作用,提高对涉赌犯罪情报的发现、集成能力,提高情报线索发现的灵敏度、精准度,侦查活动要严密组织、一体作战,以打系统、端窝点等凌厉攻势增强打击的彻底性。跟踪、研判开设赌场犯罪新形势、新动向、新领域,及时引进新技术侦查手段,调整、更新证据标准及法律适用,保持打击的连续性、持久性。二是预警巡防,压缩“聚赌”空间。针对苏北农村赌博风气盛行,涉赌人员及群众对开设赌场犯罪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开设赌场及赌博行为持纵容态度等问题。加强涉赌人员信息管理,对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以赌博为业、长期参与赌博等涉赌重点人头,在县综治办统一牵头指导下,由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涉赌人员信息档案,适时加强教育管控,从源头上对参赌人员、时间、场地等开设赌场要素进行预警干预。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预防体系。针对赌博场所隐蔽性强等特点,要加强重点区域的排查、巡查,由公安派出所、警务室等一线警力会同基层治保力量加强对滨海岛礁、渡口船只、野外临时馆舍等开设赌场易发场所的监控,增强治安防控警示的覆盖面及辐射力,同时对开设赌场犯罪行为构成威慑。提升技侦能力,加强网络巡逻,对交易金额较多的微信群、qq群加强监控,及时掌握情况,发现苗头,制订网络赌博整治预案。三是积极教育引导,营造“禁赌”氛围。发挥宣传部门主导作用及文明创建载体作用,加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建设,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新媒体等媒介开展普法宣传,揭露涉赌犯罪的欺骗性、危害性以及禁赌的意义;司法机关要挖掘案件资源优势,加强类案研究及典型案例汇编,制作禁赌公益短片,结合政法干警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案说法,不断提高群众禁赌、反赌意识;对发现的因赌致贫、受到开设赌场犯罪侵害的人员,要引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四是开展政策扶持,开辟“弃赌”出路。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中要加强“转产”引导,基于开设赌场与文化娱乐产业的趋同相近性,可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引导、鼓励开设赌场者在政策框架内转产娱乐游戏行业,或其他适当行业。基于参赌者多为无业人员,要从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出台相关帮扶政策,引导参赌人员转变从业理念,靠实体产业就业创收。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文化产业投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逐渐淡化、消除赌博风气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