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放火的事情,我们表示谅解,希望司法机关能从轻处理。我们回去好好管教,他肯定会改过自新的。”看守所门前,老人转过身握着检察官的手说道。
“我们知道你们的情况,大明的认罪态度很好,在看守所三个月反省很深刻,希望你们带他回去,监督他遵纪守法,等待后续的开庭宣判。”
看守所前的这一幕,源自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放火案……
(大明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
夜晚,看着窗外闪烁的万家灯火,回想今天办理的这起放火案的每个片段,此时的大明是不是也和家人团坐在一起,叙说着自己的悔悟。司法惩治犯罪,刚正不阿,但司法也有温情和感动,而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就是这温情和感动的践行者、见证人。
案件详情
5月的一天,醉酒的大明想起了因吵架离家出走的妻子,想让父母打电话劝说妻子回家。但是父母因为近几年的事情对儿子很失望,拒绝并训斥了大明。气愤的父亲更是因一时激动踹倒了儿子的摩托车,汽油从油箱里流了出来。心灰意冷的大明用管子引出了摩托车内的半瓶汽油,洒到了父母房间内,并扬言放火。父母虽有阻拦,但酒劲上头的大明还是点燃了地上的汽油,火苗瞬间窜起,父亲赶紧拨打了119。
第二天,大明因为涉嫌放火罪被公安机关带走。案件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官走访了案发现场,在与大明的父亲交谈时,检察官注意到了他对儿子的担心。大明父亲指着正在维修重建的房子,说:“我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房子维修需要几万块钱,真是雪上加霜啊。”大明母亲说:“媳妇离家至今未归,儿子又进了看守所,正在读书的孙子孙女没人照顾。如果大明真的坐牢了,孩子们可怎么办啊?”并希望能对大明从轻处理。
(走访调查)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经过详细阅卷,结合前期的走访调查,为大明申请了法律援助律师,考虑大明的行为因家庭矛盾引发,且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社会危险性低,并取得其父母(被害人)谅解,通过羁押必要性审查,决定对其变更强制措施。
8月5日,承办检察官再次提审大明,对其变更为取保候审,并通知了其家人接他回家。“我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真是糊涂啊。”提审时,大明对检察官说道。鉴于其认罪悔罪的态度诚恳,检察官对其进行了取保候审谈话,法律援助律师更是嘱咐他好好遵纪守法,认真工作生活。
办案感悟:司法刚正不阿,更应厚植为民情怀,当你看到看守所门前的这一幕,是否会想到那一摞摞卷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我们不能仅做旁观者,更应该在办案中饱含真情真意,让司法的灵魂唤醒更多的灵魂,体现司法中教育的深层意义。案结事了不难,难的是在办案中融入真情,追求“事了”的最优结果,难的是能够惩教结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让司法公平正义铭记心间,让司法温情和善意融入心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坚信,春山可望,曙光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