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州区检察院以省、市院案管条线精神为指导,认真思考,加强谋划,在去年全面夯实案管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案管主责主业,以“五个突出抓好”全力推动案管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管理严格、监督有力、服务到位的工作目标。
一、突出抓好能力提升,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业务监管、统筹协调、统计分析能力,以更强的专业能力行使司法办案监督管理职能。一是着力提升监督管理能力。以邀请各业务条线员额检察官、案管部门业务能手、自主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每周举办一次小专题培训,熟练掌握各业务条线、各办案环节的法律规定、业务规范、工作要求,主动提升监管本领,以适应当前案管工作需要。二是着力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对内加强与侦监、公诉等各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外加强与公安、法院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同时安排好工作人员和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对流程管理、质量评查等各项具体案管业务作出统筹安排,做到既重点突出又统筹兼顾,既相互监督又关系融洽。三是着力提升分析研判能力。在确保数据及时全面准确的基础上,与院办公室、各业务部门三个部门配合的方式,加强对检察大数据的分析使用,以检察数据为司法办案运行质态、刑事犯罪发展态势作出分析研判,为领导决策和司法办案提供参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突出抓好案管主业,全面落实上级院部署。集聚优势力量,全面做好案管核心业务和案管基础工作,确保案件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信息公开、业务数据管理、电子卷宗制作等工作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常态化编发监管日志。每天编发一期监管日志,以提醒加通报模式加强对案件流程监控,共发现问题209个,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常态化网上巡查过滤数据。每天对全院业务数据进行拉网式过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当天修改完成。今年,业务数据瑕疵同比下降了36.7%。三是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以省院要求的应评尽评案件为重点,采取预评查—瑕疵问题提醒—反馈整改—再评查模式,组织对一季度全院已办结的76件案件“两不两撤”案件评查,提醒业务部门对38个瑕疵问题进行整改,均快速落实反馈到位。
三、突出抓好创新创优,积极打造工作亮点。以案管工作为依托,以创新创优为抓手,积极谋划特色亮点工作,塑造海州案管品牌。一是在监管职责上下功夫。创新开展项目化监管工作。对案管部门需要开展监管的工作,由案管科提请立项,院主要领导指定项目负责人,组建监管团队开展监管,旨在提升监管层次,树立监管权威。如今年2月份,对2017年11月已结案件的检察内卷电子卷宗开展了一次项目化监管,效果良好。二是在充分利用检察业务大数据资源上下功夫。打造“1+3”数据统计分析模式,充分挖掘使用大数据资源,推动形成高质量的专项分析报告和态势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在探索新型检律关系创建等工作上下功夫。以外出学习、交流座谈、组织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拓展工作思路,在案件信息公开、检律关系创建等工作中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四、突出抓好问题整改,坚决规范司法行为。对省市院通报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以“三个”到位迅速落实整改,避免不规范司法行为发生。一是整改落实到位。针对已发生的问题,认认真真的分析查找了原因,业务部门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不再发生。同时还举一反三,对省市院通报其他院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学习借鉴,严加防范,从源头上杜绝问题再次发生。二是层层追责到位。被省院通报的两个案件的承办人,写出了深刻检讨,涉及部门及时出台局面整改措施。同时规定,2018年被省、市院通报的,纳入本院考核,按照通报次数不同相应扣分处理。三是配合衔接到位。案管部门充分发挥守门作用,靠前服务,主动提醒,为业务部门把好第一道关;业务部门迅速办理,及时反馈,达到了“交流无障碍,对接无缝隙”的良好配合状态。
五、突出抓好作风建设,着力提供工作保障。狠抓作风建设,发扬三种精神,以优良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是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对上级院、本院党组的决策部署和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说干就干,确保及时迅速、不折不扣地坚决落实到位。二是发扬工匠精神,全科人员工作认真、较真、顶真,脚踏实地,严谨细致,认真做好案件监督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每一道环节、每一个关口、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三是发扬钉钉子精神,针对监管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紧盯不放,一追到底。对案管大数据平台推送的超期未履行程序义务的问题和质量评查发现的问题,以催办函和督办函及时催办督办,一季度共发出催办函24张,业务部门全部及时整改到位。
(海州区院案管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