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全国青年文明号高分通过评审背后的故事
2017-01-12 09:42:00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

 

近日,由全市检察机关两级院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组成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团队高分通过全国青年文明号评审。


评审现场是不是有种让人紧张窒息的赶脚??

作为我市唯一推荐上报参评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团队,连云港案管不孚众望,一路过关斩将,以总分第六名的好成绩顺利通过评审!

结果一出来,案管的小伙伴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加班加点在他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连检案管”上抢先发布了这个消息。为案管小伙伴们的高效率点赞!

具体的评审过程请大家关注案管公号观看。

 


 

       小编今天重点讲一讲连云港检察案管团队高分通过全国青年文明号评审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是他们?

 


   案管部门是检察机关内设的业务职能部门之一,负责检察机关统一收送案件、律师与当事人接待、案件信息公开、案件质量评查、流程监管、涉案财物管理、统计分析、检察业务考评、司法档案管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在内的十个大项二十个小项的工作。

     全市两级院共有7家案管部门,现有干警41人,平均年龄不足31周岁。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团队,获得各项荣誉表彰三十余次,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并顺利参加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先后获得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嘉奖3次、全省案管业务竞赛团体奖、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机关优秀服务处室” “学雷锋示范岗”等荣誉。

    
   
     近年来,连云港检察案管部门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载体,创新“三结合”工作法,打造了一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倾于服务、甘于奉献的青年先锋队,营造了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取得了丰硕的工作成果,在全国检察系统成功塑造出了“叫得响”的连云港案管品牌。

 

从严规范监管我们有办法

创新机制+强化监督  提高司法规范化水平

 

涉案财物管理是检察机关内部一项比较棘手的工作,存在着程序不完善、责任不清、当事人不服等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市院案管处创造性地提出制作涉案财物样本卷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副处长王海燕在认真研究30多份学术专著,比对近40份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领导讲话的基础上,先后八易其稿,撰写了20余万字的草稿,最终形成了一份集操作指南、问题锦集、法规汇编为一体的涉案财物样本卷,为一线办案干警切实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得到了省、市院党组的高度评价,省检察院刘华检察长更是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

正是凭借着这种敢于突破创新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决心,案管部门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2013年,制定了全省首个《刑事诉讼监督案件标准》,统一了全市诉讼监督工作司法尺度;2014年,从细微不规范问题和监管方向入手,通过制作问题负面清单、开展“微主题”监管等方式,积极构建起精细化的新型监管模式,促使承办人养成规范办案的行为习惯,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15年,构建了高效、便捷的案件评查新模式,被高检院在全国推广。


 

601不是公交车牌  是我们的服务承诺

优化服务+司法公开  提升司法公信力

 

       连云港检察机关两级案管部门推行窗口“五统一”工作规范,发放服务卡,为来访群众解读案管工作职能和申请事项办理流程,在全省首创并引入“601”服务模式,要求大厅工作人员面对来访办事群众做到:


6 —6秒钟上前接待


0 —零距离接触群众


1 — 一人贯彻始终的首问责任制

 

      作为检察机关窗口部门,案管部门始终把“为群众提供最贴心服务”作为工作追求,坚持倾听民声、解决民困。今年8月,一位北京律师来到市院案管大厅,申请办理一起案件阅卷,工作人员崔清一边热情接待,一边反复查找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个案件。最终这名律师发现是自己弄错了办案单位。以往的情况是需要律师到办案单位去重新申请,但这个案件已经到最后一天,如果不办理相关手续,不仅律师无法阅卷,更重要的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重大损失。为了让律师阅卷少跑冤枉路,崔清精心论证研究,提出了“异地审核证件、异地系统登记、异地刻录卷宗”的工作方法,终于在下班前帮助律师完成身份审核和阅卷工作,成为全省检察系统首家实现异地阅卷的单位,受到当事人及律师的高度评价。

      连云港案管部门还创新服务举措,在实体窗口之外,打造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微信公众号、律师QQ群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两个窗口服务同步进行。

     

不会做公益的案管大厅不是好服务岗

依法履职+志愿服务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有那么一群孩子,他们本该是八九点的太阳,却只能在歧视、自卑和恐惧的黑暗中无助地挣扎,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涉罪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市院案管处联合团市委、妇联等相关机构成立了“心心点灯”关爱项目,发起了以关爱涉罪、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宗旨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切实促进服刑人员接受再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那些因亲人犯罪而遭受社会冷眼、歧视甚至唾弃的无辜孩子,让爱的陪伴和阳光,驱散他们心理上的阴霾。

年仅6岁的童童亲眼目睹了父亲因家庭纠纷愤怒之下杀死了妈妈,心理遭受巨大创伤,造成严重自闭和恐惧,由于母亲被杀,父亲坐牢,童童兄妹俩小小年纪却要承受父亲犯罪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获悉这一情况后,市院案管处一边邀请资深心理咨询专家、法律专家和爱心姐姐组成手拉手援助小组,对童童兄妹俩开展持续的心理干预和救助,一边根据法律规定,积极争取了三万多元被害人救助金,此外还积极联系街道、民政、学校等部门,为童童兄妹俩解决了抚养和上学等难题。经过不懈努力,童童兄妹俩逐渐走出了黑暗,和同龄孩子一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心心点灯”未检主题微电影《小小太阳花》

“心心点灯”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组织263名涉罪服刑人员子女进行心理干预和各类志愿帮助,包括对患病儿童进行爱心捐助活动,对自闭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为生活困难儿童申请救助金,送去衣物、学习用具;开展“一本书”公益活动,为孩子们提供精神的粮食;设置募捐箱,为“心心点灯”公益项目进行爱心募捐,提高项目的认同度,扩大对服刑人员子女提供帮助的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干警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传递检察正能量。

 

青年文明号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全市案管部门将以此荣誉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勇创一流业绩,展现青春风采。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