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书有感
2022-11-25 10:37:00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潘亚萍

  这两天,在看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看了七张面孔中的第一个历史人物——朱元璋,颇有感怀,遂以记之。接触到张宏杰先生的书,源于之前看到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书中文学意味更强,个人褒贬色彩更浓重,更像是一部文学著作,都是在疫情期间前后读过两遍。张宏杰写的曾国藩,文笔老练,从历史资料中陈述曾之生平,评价更中肯。

  这本《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则是主要围绕明朝历史上的七位有名历史人物,或帝王、或名臣、或宦官;内容丰富,但不是简单历史的重述,文笔风趣,不枯燥、不单薄,很有历史厚重感,更多的是结合所处时代、经历和心理,对人物的行为、成败进行分析,辅之以贴切比喻,鞭辟入里;同时会对比同时代其他国家历史特点进行对比论证,让人思路开阔,果真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在讲到第一个人物朱元璋时,文中讲述朱元璋在做了皇帝之后,开始“居安思危”,出台土地登记制度、户籍登记等各项举措,希望能够事必躬亲,事事都能详细掌控,生怕帝国出现异动和混乱,张宏杰在书中比喻朱元璋的行为和心理是如此描述,将其比喻为“毒蜘蛛”,说“朱元璋盘踞在帝国的中心,放射出无数条又黏又长的蛛丝,把整个帝国缠裹得结结实实……”这比喻让人叹服!

  讲到朱元璋,更多的不是陈述其生平故事,而是深度分析原因,讲述朱元璋所处的历史动乱时代,其出生成长的环境,以及因为时代动乱而变换的传奇人生,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朱元璋为何最终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建立明朝。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重视军纪,善于打造“仁义之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笼络人心;二是不同于多数武夫的思想,朱元璋对书籍的兴趣和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深知“知识就是力量”,对待知识分子更可谓礼贤下士,刘基、宋濂等一时名士尽入囊中;三是朱元璋的个人性格特点“谨慎”“持重”,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不务虚名,不求近利,难能可贵。他说“建大事者,必勤远略,不急近功。故泰山之高,非篑土可成;江湖之广,由勺水所积,天下之大,岂一日可定也?”有此性格特点和耐心,如何不成功。朱元璋登上皇位后,童年遭遇、三年社会历练及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交织而成的性格,无不体现在他后续实施的一系列治国举措上。“在一次次的危机、逃亡、死亡的绝境中,这块铁里的杂质被命运的重锤一点点砸出去。在十余年军旅生涯之后,朱元璋终于百炼成钢。他练成了一颗超人之心。大明王朝开国帝王后来在治国中表现出来的铁腕、周密和残酷,都是由这颗心所决定的”。书中的诸多分析很深刻,让读者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文中也不乏有趣的故事,一个是“随礼风”的问题,张宏杰先生开玩笑怀疑说今天的“随礼风”起源于朱元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开始思索如何治国,如何在他的规划和指挥下整齐划一,于是他建立了宣谕制度,每个月都要亲自写作宣谕一道,下发至每县每乡。朱元璋认为的理想社会里,每个集体都用过充满互助精神,他命令邻里之间,互助互济。婚丧嫁娶,灯饰,互相资助,或出钞一贯,互相往来,“轮流周给,行之日久,乡里自然亲爱”,这不就是现在随礼风嘛,看到这不禁捧腹,朱皇帝还真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我想,这源于他怀念的淳朴的乡风民风,源于他当上皇帝后对于农民是关怀备至的。

  另一个趣事就是开“介绍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建立的最周密的户口制度,每十年统计一次,每家每户微小的变化,都细致地表现在户口本上。但是他也考虑到,老百姓免不了走亲访友、外出经商,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开介绍信。如果你要出门办事,可以到官府登记,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给你开“通行证”,叫作“路引”,不带通行证出门就要受到处罚。我想我以后开介绍信,无一例外就会想到朱元璋的这段故事。

  说完趣事,我想说我看到感触最深的当然是当时底层农民的贫困,甚至叫凄惨。这是朱元璋出生的时代,元末。朱元璋像其他孩子一样平淡无奇的出生了,他的母亲甚至在他出生前后还在忙碌农事,仿佛孩子的出生没有任何意义,的确如此,那样贫困的年代,多了张嘴吃饭,对家里来说是个负担,朱元璋出生时连一件裹身的衣服都没有,他的二哥从河里捞了一块破绸子,“解了老朱家的燃眉之急”,书中对此事如此描述,一件裹身的衣服,对于我们现在的一般人来说,把孩子的出生当成头等大事,吃穿用度一应俱全,也不至于把没有裹身的衣服当作是“燃眉之急”。出生后的朱元璋,名字根据子兄弟姐妹们的排行,叫“朱重八”,就像小猫小狗一般成长起来,无非是吃不饱,没有过新衣服、新鞋。大人出去干活,就把他拴在家里,自己苦爬玩;长大点,就成天干活,拾粪,放牛,编草席。25岁前的朱元璋对生活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饥饿。这不仅仅是朱家,这是他们这个村的通常景象,是帝国多数农民的景象,是中华帝国几千年来常见的景象,书中称之为“中国帝国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胃”。多么形象贴切!看到我也感到怀疑,这源于我们没法亲眼看到,源于我们现今的生活,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更源于我们一直以来自我感觉的中华地大物博,文化灿烂,五千年华夏文明如何璀璨伟大,诚然这不假,但不能否认处在底层的农民是如何贫困凄惨。按理说,中国地大物博,百姓众多,农业文明也领先于世界几千年,他们是不是应该生活很舒适,然而,贫困、疾病、天灾、战乱、贪婪的专制统治下各种赋税,庞大的官僚体系侵占了大量的社会财物,而农民到头来可以养活自己的东西少之又少,更不必说丰衣足食了。

  自西方来的传教士也惊讶地发现,他们以为的发达的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却远低于同时期的欧洲人,的确,国家是最富裕、最繁华的,但是老百姓确实最贫困、最悲惨的一个群体,他们贫困、无知,让他们在自然和专制统治下软弱保守、短视愚昧、卑躬屈膝、没有灵魂,却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低的需求无法满足,便没有其他需要。

  朱重八符合苦大仇深贫下中农的一切条件,本以为一辈子就像老父亲一样,却不想,老天安排了别的命运给他。元末1344年春,还不满十六岁的朱元璋,经历了人生中最不想回忆的痛苦。这一年干旱加上瘟疫,他的父亲母亲等几位家人在十六天内相继去世。命运如此悲惨,可活着的人还有继续生活,可是没有一块地可以养活他们,求助于地主却被痛骂赶了出来。走投无路,朱重八做了和尚,最后连寺庙都被烧毁,和尚也做不下去了。

  我想说的这样的贫困和凄惨与时代有关,是我们当今无法想象的贫困,对比之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发展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我们成功了。但是,这条路无疑是艰难的,是有牺牲的。截至2020年底,1800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有我们熟知的广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山的女儿》,就是以黄文秀事迹为原型改编的,我看到了她的选择、她的坚持,更看到了她牺牲前,连夜赶回村里,面临暴雨突袭、山体滑坡,坐在车里还在给村民打电话的她忽然发现,车子走不动了,前方的水已然很深,山体滑坡,水流如注,她是多么的无助啊,也不过是个30岁的还没成家的孩子啊。那个镜头深深在我脑海,让我感到无比心疼。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景象,历史有轮回,但时代在进步,未来可期的当下,我们无法想象朱元璋年少时,那些饥肠辘辘、形销骨立的老农,步履蹒跚地在乞讨和逃亡路上,前方也许也是饿殍遍野、毫无希望,但他们没有退路。不禁感叹,生在当下,何其幸哉,唯有奋进,方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