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水的中国书画博物馆,一进博物馆一楼大厅,讲解员就开始介绍博物馆的情况,引导我们参观木活字馆、文创产品展区,在“书画燕赵”专题展厅,陈列着大量的宋、元、明、清时代的河北籍书画家作品,讲解员一一介绍厅内作品。说实话,我对书画不内行,但爱欣赏。由于参观人员众多,讲解员周围密密地围了很多人,我则在人群外面边听讲解员介绍里面的作品,边欣赏面前的作品。
忽然听到讲解员说:“这幅是清代刘敬德的书法作品,他是河北邱县人……”我浑身激灵一下,心想:不会这么巧吧?!
前些年,父亲与其他几个上了年纪的族人整理了我们的家谱,我曾认真翻阅多次,在先人中,第十一世刘敬德学问最为出众(我是第二十一世)。据父亲等人整理的刘氏家谱描述,在国家图书馆馆存文渊阁《四库全书》有记载,我的这位先人字皇甫,号翼庵,“颖姿绝伦,幼受先人庭训,闭户诵读,数年不窥园,为文挥笔立就,累试冠军……”家谱记载,他18岁入庠,25岁补禀,33岁科中乡试举人第八名,44岁进京,科中会试第四名,47岁,科殿试,得中魁首。康熙赞曰:“刘氏皇甫,学识渊博,谋略隽永……”后放任山东济南总学统,可惜他未仕而卒。据说他有大唐李太白风度,醉后尤善吟咏,殊有渊明风味。也许因为他的学问出众,我对他的印象极为深刻。
听到讲解员的讲解,我下意识感觉到,里面那幅书法作品就是我这位先人的作品。
讲解员带着人群前移,这幅作品前面空了出来,我上前定睛一看,这是一幅扇面书法作品,说明上赫然写道:“刘敬德楷书《杜少陵》。”再往下看,写的是“刘敬德,字皇甫,号翼庵,今河北省邱县新井头人”。这更确信无疑了。先人的这幅作品,穿越三百年的时空,与我邂逅。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仔细端详,其字风清新、端庄、有力。我拿出手机,认真地拍照,并与这幅作品合影。
家谱中并没有我这位先人作品的记载,这幅作品对我的族人来说,应该是一个重大发现。
这次衡水之旅让我有了一次与众不同、意想不到的奇遇……
(作者单位:河北省邱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