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匪杀人案的演变
2018-06-22 09:37:00  来源:检察日报

   嘉庆年间,徐文诰是山东泰安巨富。当时山东治安不好,时有盗匪出没,徐文诰为府里的家丁护院购置了不少鸟枪。一晚,一伙蒙面强盗持枪到徐宅抢劫,经过激战,强盗们被打跑。徐文诰事后清查,发现府内一名叫柏永柱的家丁被枪打死,本族人徐士朋被打伤。徐文诰知道事态严重,连夜派人到泰安县衙报案,请官府捉凶破案。

  自己的治所发生盗匪抢劫的人命案,泰安知县汪汝弼叫苦不迭。为了扭转山东社会治安较差的局面,山东巡抚和舜武不久前刚刚发文要求各级地方官吏严防死守,杜绝盗匪问题的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凡在管辖地界发生强盗作案事件的,该地的一把手将予渎职处分,若不能及时破案,一把手还要被追究办案不利的责任,轻则降职,重则罢官。

  为了保住头顶上的乌纱帽,汪汝弼带着衙役假意到徐府勘查现场。勘查完毕,汪汝弼对徐文诰说:这里根本就不像是有强盗抢劫过,反倒更像是普通的小偷入室行窃,而柏永柱的死很可能是徐文诰杀的,然后谎报被强盗所杀。看到知县如此倒打一耙,徐文诰恐惧万分:原本想报官破案追凶,没想到自己反倒被诬为杀人犯。

  看到徐文诰害怕的样子,汪汝弼觉得有机可乘,就对徐文诰说:“只要在府里找一个杀死柏永柱的替罪者,就说是追贼时误杀,你就没事了,顶罪者不会被判死刑,流放而已。”

  这等违心事徐文诰本不愿做,但为了保全自己,只得遵命。他从府里找了一个叫霍大友的下人,让其承认误杀柏永柱。徐文诰向霍大友保证,一旦其把罪名担下来,他将给霍大友百亩良田外加数千两银子作为回报。面对这么优厚的条件,家境困难的霍大友答应了,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汪汝弼象征性地对霍大友进行了一番审讯,然后以误杀罪判处其流放。

  谁知就在案件宣判不久,死者柏永柱的妻子就到山东按察使司把知县汪汝弼给告了,理由是:既然霍大友杀死了柏永柱,就应该判处死刑。按察使程国仁接到诉状后,就让山东历城知县郭志青复查此案。郭志青到了泰安,汪汝弼对其好吃好喝好招待还送了不少银两,让其对这件案子睁一眼闭一眼。于是,郭志青汇报给程国仁的复查结果是:汪汝弼量刑得当,没有不公。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人来到山东按察使司申冤,就是霍大友的妻子。她对程国仁哭诉:“丈夫承认误杀了柏永柱,全是徐文诰指使的!”程国仁听霍大友妻子这么一说,命人将霍大友押到了济南亲自审问。结果霍大友闪烁其词,对“误杀”细节交代不出。程国仁大怒,对霍大友动刑,最终霍如实招认。

  程国仁立刻将徐文诰抓了起来,最终徐文诰承认是自己让霍大友顶罪,但他坚决否认杀害了柏永柱,一再声称是盗贼所为。程国仁只得暂将徐文诰收监等待发落。

  过了一段时间,历城县逮捕了一个叫杨进忠的盗匪,他招认曾伙同王大壮、王三状等十余名江洋大盗抢劫徐文诰家。程国仁于是让济南知府胡祖福、候补知府钱俊、候补历城县令周承宽三人共同审理杨进忠和徐文诰,周承宽是主审官。

  当审问杨进忠时,杨进忠却推翻了口供,说是历城县的捕头逼自己那样说的。当周承宽把历城县的捕头找来与杨进忠对质时,捕头坚决不承认,周承宽拟对捕头动用大刑。历城县令郭志青与周承宽是同乡,他对周承宽说:“这个案子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你严刑逼问,你将置我于何地?”郭的意思是,既然杨进忠不承认原先所述,那么徐文诰家就没有出现过盗匪,没有盗匪,那么柏永柱的死就和徐文诰有莫大的关系,应该把精力放到徐文诰身上而不是逼问捕头。其实,郭志青无非是怕在酷刑下,捕头胡乱招认对他不利,毕竟自己是历城县衙门的总负责人,手下人犯事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于是,周承宽为了落实徐文诰与柏永柱被杀之间的关联,对徐文诰动用了种种刑罚。饱受折磨的徐文诰只得承认自己在追击小偷过程中误杀了柏永柱。有了口供在手,周承宽判处徐文诰流放。旋即将此案报给了程国仁,程国仁又报到了刑部进行审核,结果被刑部驳回:徐文诰故意杀人,为何只判流放?

  刑部不依不饶,程国仁只得又让候补知县李冈进行重审。尽管徐文诰大呼冤枉,然而李冈依然判处徐文诰死刑,以迎合刑部的意思。看到自己要被杀头,满怀委屈的徐文诰嘱托家人要为自己申冤。就这样徐文诰的母亲徐张氏带着侄子徐文现到北京都察院为徐文诰鸣冤。

  都察院将这件事汇报给了嘉庆帝,嘉庆帝听完大怒:“山东地方官员由于工作疏忽,导致盗贼横行,这已是失职。徐文诰府里的家丁柏永柱明明是被盗贼所杀,官员不仅不惩戒盗贼,反而对徐文诰上刑,这简直就是胡作非为!”

  嘉庆帝下旨要求山东巡抚和舜武查明泰安县徐文诰一案,勿枉勿纵。此时按察使程国仁已经转任浙江巡抚,原直隶总督温承惠降职担任了山东按察使,主抓徐文诰一案。温承惠到任后,汪汝弼找到了同门故旧温承惠,他对温承惠信誓旦旦地表示当初对徐文诰一案的判决没有错。温承惠对汪汝弼信以为真,就按照汪汝弼原来的判决上报,推翻了对徐文诰的死刑判决,依旧坚称柏永柱的死属于霍大友误杀。

  这让其他参与审理徐文诰一案的山东地方官员大为不满,觉得温承惠是在打山东官员的脸。已经升任登莱道的原济南知府胡祖福在拜见巡抚和舜武时,说温承惠主持审讯徐案,仍以霍大友顶替凶手,这是徐文诰用钱买出的结果。当和舜武将信将疑地质问温承惠时,温承惠矢口否认。

  不久,巡抚和舜武因病去世,熟悉山东政情的程国仁又从浙江巡抚任上转任山东巡抚。作为徐文诰案件的亲历者,程国仁上任后首件事就是重审真假难辨的徐文诰案。而程国仁属意的重审人选是兖沂道童槐,此人精明强干,任内破获了不少大案。程国仁深知要重审,温承惠肯定不答应,只得将其支开。恰巧山东东昌府有修河工程,程国仁就计划让温承惠前去监工,不想温承惠断然拒绝,称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吃了闭门羹的程国仁给嘉庆帝上了一道折子说:“由于温承惠做过直隶总督,所以傲慢无礼,不服我的调遣。”嘉庆帝见折后,二话没说就将温承惠革职了。

  看到温承惠倒了台,程国仁顺势推荐童槐当了山东按察使,审理徐文诰一案。通过细致了解案情,童槐清楚地认识到要想让案子水落石出就必须抓捕盗匪王大壮王三壮等人。于是童槐让人四处搜捕王大壮等,最后终将这两个盗匪抓获。在审讯中,这两个人承认确实在徐府的激战中开枪击中了徐文诰府里的家丁。此后,嘉庆帝又派了两个钦差文孚、帅承瀛对案件进行了复查,与童槐的审理结果完全一致。而参与审理过徐文诰案的汪汝弼、周承宽、胡祖福、钱俊、李冈等官员因为错判,全被革职查办。

  一场盗贼抢劫人命案,作为官员只需捕盗抓贼绳之以法即可。然而为了怕毁掉政治前程,身为父母官的汪汝弼就将原本清晰的案件搅浑,逼徐文诰作伪,让案子成了乱麻。后来徐案虽经多次重审,可重口供的官员视人命如草芥,不追事实只为草草结案,使得徐文诰从受害一方变成了加害者。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