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的堕落轨迹
2018-01-19 09:35: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未然

   贾雨村一开始并不是贾雨村。贾雨村人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变过程。

  贾雨村一开始是一位优秀青年,在这位寒门学子的身上,几乎具备了一切优异品质。他“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由此,早年的贾雨村,只是一个“祖上曾经阔过”的孤儿。但是,出身的不幸并没有使他自甘沉沦,他“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梦想“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他的坚持、隐忍和奋斗,是让人佩服的。

  贾雨村非常有才华。一日,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字里行间,豪气干云。除了大江东去,他也可以写小桥流水。和甄士隐家的丫环娇杏一见钟情,贾雨村遂赋诗一首:“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在整个红楼世界里的男人们,除了贾宝玉,还有谁写得这么漂亮、惊艳?

  早年的贾雨村,卓尔不群,有着非同俗流的见识。甄士隐资助其进京费用,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而贾雨村则认为:“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他不盲从,不迷信,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鲜明而清晰的判断;在对宝玉的评价上,也表现出了贾雨村异于常人的思考和眼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谈及宝玉,称“将来色鬼无疑了”,对这种市井之见,雨村的反应是“罕然厉色”地予以制止,并长篇大论地阐述了自己有关“正邪两赋”的独特看法。

  哪怕是步入仕途、存身官场,贾雨村仍然存留着内心里的那一份纯真和美好,并没有被酱缸般的官场文化同化、侵袭和感染。他完全有条件去拉关系、搞人情,来丰富自己的“人脉资源”,然而,他丝毫没有动过这些心思和念头。罢官后巧遇冷子兴,聊起都中新闻,子兴道:“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由此,我们看到,当年贾雨村在京都做官,根本就没去攀附、巴结贾家的意思。

  来看看贾雨村为官的处女秀:“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

  一开始,贾雨村的从政道路就遇到麻烦。他竟然天真到“恃才侮上”。关于“贪酷之弊”,并非贾雨村贪污,而意指严格依法办事,不留情面。否则,上司就没有必要在报告里搜肠刮肚地写一些“生情狡猾,擅纂礼仪,沽清正之名,结虎狼之属”等语。被罢官后,“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这无疑是一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度。

  罢官后的贾雨村遇见冷子兴、张如圭。一个是市侩的古董商人,一个是正“四下里寻情找门路”的官僚,一个给雨村道喜,带来了利好的消息:“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一个“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范进中举》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贾雨村生活的年代,评价一个读书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功名。这恰是盘踞在贾雨村一代人内心里的围城。一语惊醒梦中人,冷子兴、张如圭的话迅即唤醒了贾雨村内心那个暂时沉睡的功名情结,“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因为有了林如海、贾政的“内中协助”,贾雨村的复出之路异乎寻常的顺利。这次的经历,对贾雨村而言,绝对是一次头脑风暴、震撼教育:求学之路的曲折和复出之路的顺利,在内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他意识到知识在权势面前的卑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瓦解或颠覆了他先前的价值观。此时,一种新的价值观在贾雨村的心里正在生长、孕育、隐然重构。对他一生而言,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心灵史意义上的根本性转折。如果说,复职之路使雨村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有一场实践性的场景,让我们真切地看到这种变化,于是,在第四回,有了冯渊案。

  这个案件与现在的恩人——贾家有关,更让人纠结的是,这个案件和曾经的恩人——甄士隐也有关。按照法律,把薛蟠捉拿归案,明正典刑,这不但是挑战贾家,也是在牺牲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对于恩人的女儿英莲,贾雨村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那个从不相信什么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的贾雨村,在这里竟然谈起了“孽障”“情缘”“薄命”。他用了一些冥冥之中人力不可知的因素,为自己的无耻开脱。他用恩人的血泪,来染红自己的顶子,开始热情拥抱他曾经厌弃的品质。这时候的雨村,再也不是在葫芦庙里攻读之余,和英莲一起嬉戏的那个穷酸书生,而是一个和恶势力沆瀣一气的官僚,一个失去良知的懦夫。

  冯渊案,是贾雨村的一次实践性的堕落,之后,他能做的,只是在恶的方向上疾驰。

  曾经是一个优秀的知识青年,然而,步入官场之后却一步步蜕变为一个“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十足恶棍,从寒窗苦读到功成名就,到腐化堕落,这便是贾雨村的人生轨迹,也是许许多多死了的、活着的王雨村、李雨村、张雨村的人生轨迹。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