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赣榆 | 创新"三个三"模式做实做细法治副校长工作
2019-09-19 08:29:00  来源:赣榆区人民检察院

  赣榆区检察院坚持“三个注重”、把握“三个结合”、着力“三个借助”,持续扎实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该院有4名院领导、8名部门负责人、5名检察干警受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今年上半年,完成法治授课54人次。

  坚持“三个注重”

  精心组织策划,提升工作组织力。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注重方案引领。制定《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组织保障等,确保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落实落地。

  二是坚持效果导向,注重课题调研。17名法治副校长迅速进入角色,主动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学校对普法课程的实际需求,确定宣讲课题,精心制作自护教育、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等专题法治课程。

  三是建立工作档案,注重普法长效。该院与区教育局签订检校共建协议书,建立法治副校长普法宣传档案,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将法治副校长普法工作作为长期工程推进实施。

  把握“三个结合”

  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活动靶向力。

  一是结合办案实际,因案普法。立足办案,对校园未成年人案件进行调研分析,针对高发易发案件、新型案件确定授课重点。如,在办理一起校园欺凌案件后,集中进行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宣传。

  二是结合学生层次,因人普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确定不同的授课主题,采用不同的讲课模式,讲授不同的内容。针对幼儿园、小学生,侧重自护教育;针对初中生,着重强调青春期法治安全教育;针对高中生,着重强调学法守法、健全人格。

  三是结合学校类型,因需普法。结合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城区、乡镇等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法治课的授课重点。

  着力“三个借助”

  增强活动成效,提升教育渗透力。

  一是借助社会力量,增强普法合力。积极与教育、妇联、共青团等单位沟通联系,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体系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旁听授课并参与课后座谈,广泛征求对授课的建议以及对检察机关未检工作的意见,增强授课的针对性。

  二是借助网络科技,增强普法效果。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制作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增强课程吸引力。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多发态势和预防性侵教育缺失的严峻现状,利用自创公益动漫、宣传海报等方式开展防性侵教育系列宣传活动,使学生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学习掌握自我保护知识。

  三是借助媒体平台,增强普法范围。邀请新闻媒体、微信媒体参与法治副校长受聘及授课活动,对建立法治副校长常态化机制进行宣传报道。向社会提供更多更优法治产品,扩大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影响力,使更多人关心关注、支持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