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海州区检察院举行“别样青春 守护未来”暨团委社工参与未检工作机制座谈会,正式上线了“别样的青春 有young 的人生”合作项目,纳入专业社工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心理咨询、帮扶救助等工作中,提升未检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这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家。

2018年10月,在团市委、市检察院的支持下,海州区院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与团市委、至嘉社工事务所签订暂行合作协议,倾力打造“别样的青春 有young 的人生”社会合作项目。项目规定由至嘉社工事务所的专业青少年司法社工承担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综合帮教等部分未检社会性工作,共同构建“社会-家庭-司法”三维一体保护救助平台。项目试运行以来,已帮教涉案未成年人16人次,开展针对性活动十余次,为涉案未成年人重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本次座谈会在总结前期试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正式上线了合作项目,促进合作更为高效、专业、深入的开展。
会上,海州区院副检察长唐敏详细介绍了海州未检工作情况,结合2018年未检部门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帮教救助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强调未检工作不仅是一项司法工作,更是一项社会工作,既需要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也需要将社会作为涉案未成年人的最终落脚点,让涉案未成年人有序、有效回归社会是未检工作的努力方向。
至嘉社工事务所社工代表李沙沙同志详细介绍了“别样青春 守护未来”项目的宗旨、运行方式、活动内容以及运行中产生的实际情形,提出在目前的项目运行中,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专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并认为社工应该主动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对接,分析每个个体的特殊个性,开展针对性的帮教等工作。
团市委权益部副部长杨阁表示,社工作为社会力量参加到未检工作中来,是我们的目光注视到了涉案未成年人这个群体的体现,以后这项工作也将逐步延伸至整个司法环节,使得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加全面、有效。因此,要把每个步骤做踏实,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来。
市检察院未检处副处长王帆指出,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也存在地域、经济等各方面的差别,社工团体应该重视差异,在提供营养全面的“套餐”同时,注重打造对暴力犯罪、留守儿童犯罪等特殊群体的“特别套餐”,更好的提供专业化服务。
团区委副书记马超表示,提升服务的关键是专业化水平,在发展前期,各方尤其是检察机关应该加强对社工的帮助,并能够提供一定的行为规范,促使社工服务专业、有序,真正帮助到每一位涉案未成年人。
最后,团市委副书记陆叶进行总结,她指出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工作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团市委非常重视这个项目。首先,社工队伍应该加强自身专业化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应该在不断的工作、学习、调研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服务方案,提升服务质量。其次,各方应该共同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社工的工作宗旨是促使涉案未成年人更好的回归社会,造福社会,那就应该建立好评价机制,确保确有成效。最后,各方应注重宣传,提升项目的质效。宣传成功的典型案例,一则帮助其他涉案未成年人树立榜样意识,增强正面干预的效果,二则能够提升品牌形象,使得品牌能够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次座谈会充分研究了社会力量参与未检工作的运行方式,剖析了运行中存在问题,更提出了下一步前进的方向,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海州区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