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糖,从古至今搅动着世界
2024-12-30 16:11:00  来源:检察日报

  

  电影《旺卡》

  

  《糖的故事》

  

  《食疗本草》

  

  《甜与权力》

  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糖却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贵族和富甲之家才能够享用。欧洲贵族不仅沉迷于糖的味道,甚至将糖当作身份的象征。欧洲的精英们会将糖制作成精美华丽的小型雕塑,让糖与艺术成为高不可及的存在。最著名的一场糖塑雕像盛宴,来自1571年伊丽莎白王后的新婚典礼,相传每吹响一次号角,就上一道有特殊主题的菜肴,晚宴后还有甜品套餐,在当时可谓是奢华至极。

  糖,从古至今搅动着世界。糖的历史不仅是甜蜜的味道,它也有辛酸与血泪。因为糖,美洲的原住民作为收割甘蔗的劳动力而被奴役,据不完全统计,有6000万人因残酷的劳动死于甘蔗田——史上最大规模的奴隶运动,就是为了生产白色黄金——糖。英国社会史学家詹姆斯·沃尔韦恩在《糖的故事》中也有句扎心的话,大意是:欧洲咖啡店里,顾客往咖啡里加糖的时候,甘蔗种植园里,无情的皮鞭正抽在奴隶的身上。

  1.

  几千年以来,带甜味的食品和饮料一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用于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是用于去除其他食物的苦味、用作处方药甚至宗教誓言,糖在许多人类活动中的用途数不胜数。多个世纪以来,“糖”“甜”“蜂蜜”这些词语代表着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刻和最美味的感知。“糖”或“蜂蜜”成了心仪之人的爱称,常用于称呼我们的所爱之人。大部分人都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称别人“宝贝”的时刻。为什么夫妻要在婚礼之后和婚姻生活正式开始之前,首先开启一场“蜜月”之旅呢?这一浪漫之旅传递着我们嗜好甜味的这一本能,以及对所爱之人最细腻的感情。

  2006年,有一部电影的名字叫《糖果》,而电影的另一个名称就是《迷幻甜心》……

  一想到甜,我们就会想到糖。不过,在蔗糖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之前,蜂蜜一直是古代社会很多甜味的主要来源。多个世纪以来,阿拉伯和波斯的文献曾多次提及当时厨艺及宗教中使用的甜品。甜味能够带来世俗快乐的体验,那是一种愉悦、开心甚至有些奢侈的生理感知——与之相符的是来生甜蜜的许诺。在许多宗教信仰中,天堂般的快乐都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甜蜜。在世俗社会里,这种快乐的形式就是蜂蜜。

  中国最初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作饴。所谓饴糖,就是由玉米、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简单来说,就是用谷物发酵造出的糖,呈黏稠状,俗称麦芽糖。宋代诗人宋祁的《赴直马上观市》诗中有“墟喧涤器市,箫暖卖饧天”,卖的正是麦芽糖。

  后来随着甘蔗种植和蔗糖提炼方法从古印度传入,蔗糖渐渐兴起。在中国,早在东周时期就出现了甘蔗种植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人们依靠甘蔗制出的糖被称为砂糖。这里的蔗糖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概念,它十分粗糙。季羡林先生在《糖史》一书中提出:当时中国本土的蔗糖制糖术,只知道熬煮浓缩甘蔗汁,制造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褐棕色粗糖。

  唐宋年间,已经有成规模的制糖作坊出现,红糖、白糖依次问世。季羡林先生认为,这是由印度传入的制糖术,松散红糖是通过在炼糖过程中加入碱制成的。因此红糖在我国具体起源时间为“始于三国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某一时代,至少在后魏以前”。而红糖用法在《千金要方》《食疗本草》等药典中均有记载,可见其最开始是作为药品来使用的。

  所以,早期制糖阶段,饴糖相对而言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关于饴糖的记录。《诗经·大雅》中写道,“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说周的土地丰硕肥美,就连堇菜和苦苣这种野菜都像饴糖一样甜美。《周礼·天官·疾医》将“饴蜜即甘”列为五味中“甜”的代表。关于饴糖的制作方法,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记录:“用粱米、稷米者,饧如水精色。”宋朝的药学家寇宗奭在其著作《本草衍义》中说,制作饴糖的最佳原料应当是“糯与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

  我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古人不用西瓜做糖?据说是因为西瓜太“水”了,出糖率不高。民间有说法称,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一颗西瓜含水量约有92%,含糖量仅约5%左右,反观甘蔗,含糖量可以达到17%,甜菜根含糖量可达19%。如今的西瓜很甜,是无数代培育和改良的结果。

  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经有种植甘蔗的记录。战国时期的《楚辞·招魂》中写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就是甘蔗,“柘浆”即是甘蔗汁。这表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对甘蔗进行原始的加工,并将其熬成浓浆用来增甜,但当时的人们还不懂得如何将其加工成糖。自唐朝以后,甘蔗制糖进入手工业的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作坊式的制糖业。据《新唐书》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记录了公元6世纪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的事迹。

  正因为人类对糖这种味道的情有独钟,东西方对甜蜜的追寻异曲同工。

  2.

  从2.6万年前的岩画和古埃及、古印度的绘画中可见,蜂蜜是当地甜味剂的重要来源。古时有很多证据表明蜂蜜的普遍用途,如甜味剂、药材乃至成为一种宗教象征。在众多的古典文献中,点缀着各种关于蜂蜜的意象。荷马在《奥德赛》一书中写道:“谁也不曾驾着乌黑的海船,穿过这片海域,不想听听蜜一样甜美的歌声,飞出我们的唇沿。”早在公元前1世纪,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就提到,罗马医生用蜂蜜引诱孩子吞下难以入口的苦药:“医生试图把令人厌恶的苦艾拿给小孩子去吃时,先在杯口涂上甜甜的黄色蜂蜜。”(《物性论》)当然,也许更为人熟知的是《圣经》中大量有关蜂蜜的意象。耶和华带领古代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他带着他们来到“流奶与蜜之地”。

  在穆斯林的生活中,蜂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兰经》中经常提及甜品:“享用蜂蜜是一种信仰。”一直以来,蜂蜜既是一种甜味剂,又是一种宗教象征。数个世纪以来,蜂蜜是医学和药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无论是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还是伊斯兰国家,蜂蜜都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方。伊斯兰医生和中世纪的医生,用蜂蜜和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就可以入药,就如同后来的蔗糖一样。时至今日,在世界许多未受现代医学影响的地区,蜂蜜仍然被用作药物。它还被用于多种“替代”疗法之中,这些疗法最近在世界上广受青睐。

  在许多古代文明中,蜂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蜂蜜本身就是一种食物,同时也是食谱和菜单中一种惯用的原料。蜂蜜代表着纯洁和高尚的品德,《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描述过一种富裕的来生生活,有着牛奶、蜂蜜等珍贵的佳肴。居家过日子也与蜂蜜有关。例如,在刊载最高级的波斯-伊斯兰菜肴的《巴格达食谱》中,记载了8至9世纪的300多种食谱,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菜肴和饮料是加糖的,如甜甜圈、油炸饼、薄煎饼、米饭类菜品、果子露和其他饮料。

  1425年,航海家为马德拉群岛的早期殖民者提供了来自西西里群岛的甘蔗。到15世纪末,这个岛屿生产了大量的蔗糖。蔗糖很快就在马德拉群岛证明了它的独特价值。这个无人岛屿吸引了葡萄牙殖民者前来开垦土地。在热那亚和犹太金融家的帮助下,他们在岛上种植了小麦和甘蔗。从此,蔗糖成为马德拉群岛利润最丰厚的商品。15世纪末,马德拉群岛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产糖地。同样,这里也雇用了来自非洲和加那利群岛的奴隶。

  西班牙人把多种作物带到加勒比海地区,他们细心探索,尝试着一种又一种农作物。然而,他们很快就将目光转向了甘蔗种植和加工。糖引发了一场对人类乃至生态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革命。这场“糖的革命”改变了加勒比海地区的面貌。它永远地改变了这里的自然栖息地、地貌和人口。

  我们可以在《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中读到,直到19世纪40年代,非洲奴隶一直是美洲地区最伟大的拓荒者。现在看来,受非洲化影响最为深远的美洲地区是巴西、北美和从佛罗里达南端延伸至南美洲东北端的面积超过2000平方英里的众多岛屿。据记载,有1200多万非洲奴隶被装上船,但只有1100多万人活着踏上美洲的土地。曾经的跨大西洋小规模的奴隶贩卖,逐渐演变为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强迫性人口迁徙。

  而这本书的作者、著名科普作家加里·陶布斯认为,香烟本身的成瘾性和危害可能都没有糖大。

  3.

  2015年,有一部著名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上映。电影中有漂亮的巧克力工厂,工厂里有小矮人,有最纯的巧克力,有用糖果做成的房间,有可以把物体传送到电视里的装置……这是一段带有魔幻色彩的奇妙旅程,同时把孩子们对甜蜜口味的追求放大到了极致。

  这部电影过于出名,于是2023年,就有了这部电影的前传《旺卡》。《旺卡》建造了一个用巧克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童话世界,其实这就注定巧克力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食物,而成了一种权力或财富的符号。电影中的反派独揽巧克力原浆的资源,决定资源分配、市场定价,教会教父、政府警官受巧克力控制,从而形成一种隐形的权力。这与糖的历史何其相像。

  “饮食人类学之父”、著名学者西敏司在《甜与权力》中写道:“种在地里的甘蔗和倒在我杯中的白糖,两者同时出现在视野里自然会产生一种神奇感。但在我看来,这种神奇感也应该在另一种场景里发生:一面是熔化的金属或者更恰切地说是原初的铁矿石,另一面是一副完美无缺的精制的手铐或脚镣。”

  当糖摆脱了稀缺资源的冠冕之后,当英国工人阶级下班之后可以轻易喝到一杯甜茶时,掌控糖的权力才逐渐消减。《糖的故事》告诉我们,直到18世纪以后,随着产糖的蓄奴岛屿向欧洲出口越来越多的糖,糖成为人们每周必购的日用品,其次是咖啡和茶叶。当家庭主妇去杂货店购物时,她们很有可能会同时买糖和茶叶。如果有人不知道去哪里买糖,那就去最近的药房好了。在日内瓦,一家本地的药房将糖放在漂亮的瓷罐里,并用法语标上“冰糖”。

  当时,不仅各种商店和批发店为穷人和富人提供充足的糖,而且还出现了另一个与西方人嗜糖成瘾相关但却往往为人忽视的社会特色。糖成为如此普通的家庭生活用品,以至于到18世纪中期,生产商制造了成千上万的糖罐。在大西洋两岸的餐桌、咖啡桌和茶几上,糖罐已经司空见惯。中国陶瓷行业向西方国家出口了数十万件瓷器,供人们享受甜茶和咖啡——欧洲人直到18世纪20年代才学会制造瓷器。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生产糖罐。欧洲及后来的北美工匠和制造商用各种材料效仿中国人生产糖罐以竭力满足市场需求。

  在《糖的故事》的作者看来,人们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精美糖罐,但却对那些非洲奴隶的困境一无所知,因此这种甜蜜的享受中有着不可饶恕的罪过,正是后者在遥远的热带地区种植甘蔗,推动着糖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不可能把砒霜和糖并列,但是,当权威专家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糖的毒性真相》的文章时,这让我们有点猝不及防:糖真的成了一种威胁健康的炮弹。当人们发现日常饮食离不开糖的时候,而糖又带来了无处不在的风险,比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我们会纷纷找到《戒糖》这样的书,找到我们嗜糖成瘾之后的健康出路。于是,当初那些引诱人们寻觅“甜蜜蜜的生活”的商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商品上标注“无糖”。因为糖超标和防腐剂超标一样,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麻烦。

  “甜于糖蜜软于酥,阆苑山头拥万株。”大概,今天的我们不会像古人这样沉迷于想象的豪奢了吧!

  编辑:王强  

上下篇导读

 · 江南
 · 橘园
 · 致凌霄
 · 押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