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诗意的奔赴
2024-12-30 16:04:00  来源:检察日报

  冬日的南国依然温润如春。跨越山海,从黄海之滨来到福宁宝地,伴随着近十个小时疲惫旅程的,是新鲜而放松、欣喜又期待的心情——毕竟,短暂脱离日复一日、繁杂而紧张的工作,奔赴诗与远方,应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吧。

  第22届全国检察文学笔会一开始,各位嘉宾热情洋溢的致辞以及检察同仁的发言,便让我迅速切换到充电模式。面对面聆听,近距离接触并请教“大咖”,那份亲切令人心潮澎湃。莫言老师和诸多专家“大咖”云集,太多陌生而新鲜的面孔,太多睿智而专业的声音,太多思想的碰撞与灵魂的启迪,这期间的每场活动都是饕餮盛宴。

  第一堂课便是莫言老师的“与检察官朋友聊聊文学那些事”。在他的胸中笔下,有无尽的故事。那是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密东北乡赋予他的宝藏。他强调“语言、人物和观察”对作品的重要性,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关爱提携着每一个晚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老师讲授的“经典小说里的人物风景”,着重讲怎样理解“好的作家和好的小说”的标准。她从自己编著的《百年文学中的北京》谈起,讲到“好的作家创造的人物要比作家本人活得时间长”,因为作品中的人物会参与我们民族的文学记忆。她又讲,好的作者要“把人当作人来写”,这真的是小说的最高要求吧。

  朦胧诗派代表诗人林莽老师的诗歌课堂“从沃伦的‘诗歌就是生活’到我的‘诗歌公式’”,带我们走入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他说,诗歌是经验写作,是生命体验,只有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写出活生生的人的感受。好的诗歌,要处理好情绪与欲望、明亮与透彻、沉郁与苍茫这三种关系。这何尝不是对文艺的至高要求?

  入夜,两场诗会——“被汉语的灯笼照亮的祖国”和“在诗歌里,星星可以变成人的灵魂”,只读名字便已觉唇齿留香,人未至,意已达。诗人邰筐说:“每一首好的诗歌都是一场意外。”是的,诗歌与诗会都是我们平淡生活的意外!大家和诗一同肩并肩,微笑,惊叹文字那惊心动魄的美。

  以前,我对于诗歌读得并不多,总认为它与我们平庸的生活有些许隔阂。但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发现,诗,可以唯美,可以质朴,可以奔放,可以含蓄也可以感伤。我们可以在诗歌里做一场不愿醒来的梦,感受诗意为生活写下的注脚。

  恰如一位同仁精准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诗歌的氤氲下,不仅让诗人们有着幸福的眩晕感,也让从不写诗的人产生了写诗的冲动,让诗歌从此参与自己的生命,留下美好的烙印。”

  这个夜晚,窗外的风应是温柔的,我们仿佛看到了被揉碎的星星和月亮,还有深沉的星辰大海。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