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远去的集市
2021-11-08 08:40:00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杨占厂

  前一阵子返乡,特地绕道杨范庄,那是我们当年的一个重要集市所在地。那时候的农民,不怎么去县城,赶集都去杨范庄,热闹的很,是童年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如今再看,发现已经了无生气,摊位寥落。城市化的进程,时代的发展,让很多东西出现,也让很多东西消失不见。于是,有了这篇小小的文字:

  那个集市,被村庄轻轻挽在臂弯里,每逢农历二、五、八、十开集。

  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去赶集。一个“赶”字,显示了去集市的心情迫切和步履匆匆。

  有多迫切呢?来不及等天亮,那些通往集市的纵横阡陌上,就人影闪动了。

  集市的开始,没有固定的时间,却有恒定的标志——无论春夏秋冬,当太阳在东方吐出第一缕白,人群即刻喧闹起来。

  在集市的几个入口,打头的通常是小饭店,也没什么招牌,就在门边写上两个字:小吃。赶早路的人们钻进去,点些馄饨面条油条麻团吃,尤其是秋冬季,天冷,庄稼汉要上一大海碗肉丝面或者猪油馄饨,多撒些干辣椒面,吸溜进肚,额头出汗,浑身舒坦;下了集的人们同样乐意去里面随意吃点歇歇脚,为接下来的路程蓄满力。小吃店更是孩子们的“心头好”,甚至是他们愿意去赶集的唯一理由,吃完了,还不忘用旧报纸包了半根油条回村炫耀一番。

  过了小吃店,集市的摊点被自发地划分为几个区域,卖鱼肉的,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衣被的,卖农具的,卖粮食的,卖牲口的……这些摊点都是露天的,区域之间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完全随时令和客流而定。

  卖方不全是以此为生的商贩。你看那卖鱼卖菜卖牲口的,很多就是四周村庄的农人。他们拿来自家的东西——聚了一个月的鸡蛋,养了几畦的菠菜,喂了半年的肥猪,都统统运到市上售卖。庄稼汉们换来的钱,不少又用在了其他摊位上,给土地添些农具,给老人置点糕果,给婆娘扯件布料,给孩子挑个玩具,再咬咬牙为自己打壶烈酒。

  最热闹的,是年前的集。因为冬闲养就的好身体,因为有了一年的好收成,因为满溢着对未来的好期许,再节俭的农人,这个时节也会拖家带口去赶集。此时的集,散发出人间最俗世烟火的气息:声音、颜色和味道是各种各样、应有尽有的,可人们的表情只有一种,那就是抑不住的笑意。每一张笑脸都在日渐升高的冬日暖阳下显出健康的黑红来,他们穿梭在喜庆热闹的年货摊点前,大红的被单,大写的春联,大块的肥肉,大捧的瓜果,都被大方地塞进编织袋里。人们即便买完了东西,也并不急着回程。他们会四处去逛逛,除了那些常见的摊位,女人喜欢去听听淮海小戏,男人去看看草台班子的杂耍,角落里的江湖游医面前,也常常落满了人。最有意思的是那些捏着大人衣襟的孩童,把闪躲而又好奇的眼神投射到每一处,哪哪皆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至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往往什么也不买,哪里也不逛,只眯着眼,晒晒太阳,就这样看着人来人往,车马喧嚣,偶尔跟同龄人聊聊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甚至于他们之间的问候语也离不开赶集,说自己的身子骨硬朗就称“还能赶集哩”,夸孙子长大了就来一句“都能赶集哩”……

  很多年了,集市就这样陪伴着老人老去、孩童长大、村庄变迁。人们以为,集市会一直这么热气腾腾,可慢慢地,在“超市”和“网购”这两个新名词到来之后,集市好像在一夜之间就老了。

  老的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段田园牧歌。

  编辑:王强  

上下篇导读

 · 闻秋风兮召予,愿腾架兮偕逝
 · 惩治腐败
 · 梯田
 · 漫步惊心
 · 秋天里
 · 沙山
 · 中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