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戴元宏:执着无悔的反渎猛将
2017-11-30 10:52:00  来源:
   中等个头,壮实的体格,整齐服帖的偏分没有一丝乱发,正如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性格。他工作时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平日却时常能看到他温和的笑靥,一声嗓音醇厚的“您好”,透露出一种不霸道的自信和底气——他就是灌南县检察院党组成员、职务犯罪侦查预防局局长戴元宏。

  从检三十年,戴元宏接触过反贪、公诉、侦监、反渎等多方面业务工作,2010年,他担任灌南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虽然不再是1985年参加工作时的那个青涩青年,但对于他熟似老友的检察工作,却依然保持着不输当年的热忱和激情。多年前,由于人员结构不合理、干警和技术储备不足等原因,灌南县检察院反渎工作沉寂多年,始终不见明显起色,戴元宏的加入,仿佛是清冷单调的冬日里开放了一抹红梅。

  从他2010年履职以来,灌南检察院受理各类渎职侵权案件线索100余件,其中立案22件45人,甩掉了“零立案”的帽子,在全市条线工作考评中由“弱势阵营”一举晋级第一方阵并连年保持。

  2011年,戴元宏承办的“许爱华滥用职权案”被省检察机关评为“年度有影响力的十大案件”之一;

  2012年,该局获评市院集体三等功,戴元宏记个人三等功;

  2013年4月,该局被连云港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授予全市政法系统“公正廉洁执法先进集体”;

  2013年7月,戴元宏被省检察院表彰为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行动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被省院记个人二等功,该局查办和预防渎职犯罪2项经验做法先后被最高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指导与参考》采用。

  不俗的成绩让人在惊喜之余不免疑惑,这个低调、执着有时候甚至有些较真的人,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能力?

  粗线条下的缜密思维

  “戴局长对线索分析和取证要求特别高,很多渎职线索我们觉得十分笼统模糊,原本不抱成案希望,但是这些线索最终往往都是按着他的思路和分析重点取证才找到了突破口。”跟随戴元宏从事反渎工作多年的年轻干警彭超洋每每谈到这位戴局长时,听者总能轻易地捕捉到一丝崇拜和自豪。

  “细节决定成败”是戴元宏的口头禅,也是多年来他贯穿于职务犯罪案件侦破的精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仿佛“雾里看花”,而他却能“水中望月”。

  在一次灌南县某行政机关一把手涉嫌渎职、受贿线索的外围取证谈话中,谈及被询问人孙某与被调查人的一次大额金钱往来时,询问对象始终从容淡定,坚称自己是出于朋友情分借钱并且后期及时收到被调查人全额还款,全程语速平缓、面不改色,仿佛陈述的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起先戴元宏并没有发问,而是静静地听和看,正当询问干警一筹莫展,他突然似有似无的一句:“他当时是怎么把钱给你的?”让本以为蒙混过关而放松警惕的孙某陡然一愣,极为短暂且不易察觉的慌乱后,她回答“当面还给我现金”,底气明显不足,因为她清楚的意识到转账汇款一定有记录可查。

  “什么时间?在哪里?当时还有什么人在场?”

  “我老公也在。”询问对象已经有些呼吸急促。

  根据她后面的陈述,戴元宏当即找到了孙某的丈夫钱某,结果不出意料,没有事先商量,夫妻两人对于还款细节的描述大相径庭。面对呼之欲出的答案,孙某再也无力辩驳。

  奔走前线的骁勇战将

  2013年年初,灌南县发生“注水猪肉”案件,该案影响重大,深深地触动了当地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上级检察院挂牌督办可能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渎职犯罪,要求务必尽一切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于法。这段时间,检察院的同事觉得许久不见戴元宏,办公室、会议室、食堂都碰不到他。

  当时,戴元宏已经身在周边乡镇村落走家串户收集证人证言,这一个半月,戴元宏带着反渎局的年轻干警在事发地附近地区居民中展开详细调查。雪后的乡间小路泥泞湿滑,车辆无法通过,他们的黑皮鞋和制服裤脚早已经泥迹斑斑,甚至在没有空调暖气的大冬天已经结出了小冰晶。地毯式的村民取证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在上百户人家中找到购买和食用了“注水猪肉”的受害者本就并非易事,还有些村民出于不信任或者不想“惹事”而拒绝配合调查。

  “村民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要破案必须靠证据,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拿到证据就得鼓励证人站出来。”戴元宏在联系村委会获得协助后,不厌其烦地向村民讲解法律、说明来意,鼓励村民放下顾虑,以争取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经过长时间的辛劳奔走,“注水猪肉”职务犯罪案件最终水落石出。这起案件的侦破将肮脏的产业链条拦腰斩断,给当地的老百姓吃下了一颗“无水分”的定心丸。

  这种由局长“披挂上阵”的东奔西走是戴元宏的日常工作常态。

  敏感执着的正义守望者

  也许怀疑是法律工作者的职业习惯,面对纷乱迷离的表象,戴元宏有种本能的敏感和细腻。

  2011年,灌南县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3.9亿资金被骗的消息铺天盖地传开,甚至被国家级主流媒体争相报导。惊人数字的背后,是否有监管领域的疏忽过失,又或是存在监管人员的“阳奉阴违”?戴元宏和他带领的反渎干警以侦查人员特有的敏锐嗅觉嗅到了一丝渎职的腐臭。

  获知消息后的第二天,戴元宏在得到领导的首肯后,开展了外围初查。没有举报、没有线索、没有证据的“三无”状态下调查,其困难不言而喻,甚至在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毫无头绪。“当时觉得案情扑朔迷离,像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然而执着如他,“看着那么多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辛苦攒下来的积蓄一夜之间付诸东流,始作俑者却法外逍遥,真是不甘心,而且那么大的资金漏洞,监管领域肯定有问题!”

  事情的发展最终没有辜负戴元宏的执着和坚持,他们在一遍遍审核合作社的审批流程以及反复学习相关的地方政策文件时发现了端倪,资质证明材料涉嫌造假。令他们没有没有想到的是,拔出这颗深埋在地下的“大萝卜”竟然带出了涉及9名犯罪嫌疑人的玩忽职守、受贿特大案件。

  在灌南县检察院,熟悉戴元宏的人无一不对他的执着认真印象深刻。多年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曾与不少高学历、高素质的职务犯罪嫌疑人当面“短兵相接”,说戴元宏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应该不为过。他根据多年办案经验总结的侦查“六化”在职务犯罪侦防局内广为流传,甚至被每年新加入的年轻人奉为圭臬。

   “线索收集精准化、初查工作精细化、侦查方式谋略化、证据固定锁链化、强制措施灵活化、案件诉讼规范化”,这六项全面又精简的概括正是这位运筹帷幄的老将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