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杨晓明:反贪骁将“气场”足
2017-02-21 09:10:00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

   ★星档案:杨晓明,1964年2月出生。现任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连续两年被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连云港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2014年被最高检荣记个人一等功。

    

  在同事的眼中,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杨晓明是个“气场”很足的人,大家说他“会办案、会带兵、会生活”。  

  和他聊起来后,知道今年50岁的杨晓明喜欢钓鱼,酷爱围棋,爱好上网,也乐于烹制各种美食。不过,你要是问他最爱的是什么时,他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办案,而且是难啃的大案!” 

  “头炮必须打响” 

  1983年,时年20岁的杨晓明从财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新浦区检察院工作。这是一个成天跟法律打交道的地方,可他对法律却知之甚少。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一头扎进书本中。凭着一股钻劲和拼劲,学完十几门课程,拿到了法律自考本科文凭。  

  2008年,杨晓明被任命为新浦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那一年,反贪查案正值低谷,杨晓明到任前,新浦院反贪立案仅2人。  

  2009年5月,新浦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当地某国企下属分公司内部人员侵吞公款。接到举报后,杨晓明感觉到这是一起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案。  

  “头炮必须打响!”很快,该分公司副总经理吴某被纳入了侦查视线。经过反复考虑,杨晓明决定将突破口定在该公司的会计身上,并迅速对相关人员立案。出乎意料的是,关键人物吴某却闻风潜逃。这让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杨晓明制定了抓捕计划,兵分三路。一路到该公司请单位领导配合查找吴某的下落;一路多次上门做吴某家属和亲戚思想工作,敦促吴某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一路通过公安机关上网追逃。迫于压力,2010年6月,吴某自首。  

  在对吴某讯问前,杨晓明早已将该公司的管理流程和人事配置作了彻底的了解,相关人员姓名、数据都记在脑中,讯问过程异常顺利。  

  吴某交代了犯罪事实,案件获得重大突破。顺藤摸瓜,他们又一举查办了总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的5件5人贪污贿赂大案。2010年,该窝串案被评为江苏省检察系统十大精品案件。 

  自杨晓明担任反贪局局长以来,新浦区检察院共查办贪污贿赂案件100余起,其中处级干部5名,连续两年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数量全市第一,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至今仍保持着不诉率和撤案率为零的记录。 

  不向莫逆之交网开一面 

  “没想到把老陈查出来了。”2007年,在一次讯问中,犯罪嫌疑人迫于压力,供出曾向某机关干部陈某行贿的事实。  

  听到名字的一刹那,杨晓明震惊了。陈某是他的高中同窗,两个人不仅在学生时代是“死党”,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是莫逆之交。这次讯问后,杨晓明向分管副检察长汇报了案情,并主动提出回避的申请。  

  随着案件的深入,陈某的受贿行为被一步步查实。陈某的妻子找到杨晓明,希望他能够看在老同学的情分上,网开一面,从轻处理。杨晓明只能耐心地向她解释,并托办案人员照顾好陈某的身体。  

  “那一幕让人心酸。”反贪干警卞光耀回忆起陈某被移送监狱的那一天,杨晓明终于走进看守所见到了陈某。两人对视时,杨晓明失声痛哭,陈某也哭了。“我知道杨局不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只不过,他有原则,不能拿案子做交易,送人情。” 

  多年来,杨晓明始终坚守着当初与家人的约法三章:不得参与和案件有关的活动;不得谈论与案件有关的话题;不得收受任何礼物。 

  办起案来像年轻人一样“猛” 

   让年轻干警更佩服的是杨晓明的拼搏精神。很多人都诧异这位老检察官办起案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在办理重大窝串案时,杨晓明坚持身处办案一线,常常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大家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年轻人看到局长为了拿下案子几天几夜不合眼,都感慨地说:“不为别的,就为杨局,我们也得撑住。”  

  2010年12月25日,杨晓明的父亲因为心肌梗塞住院。杨晓明忙着加班办案,只在中午吃饭时抽出了半个小时去看望了下父亲。床前,老父亲嘱托儿子:“要好好工作。”和父亲谈了一会儿,杨晓明就匆匆话别回到办案现场。没想到这一走,就成了他记忆中永远的定格。当天夜里,老人猝然离世。  

  “我始终记着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要好好工作。”杨晓明说,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天堂里的老父亲。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