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灯
2018-01-30 09:47: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汤素兰

   人们常用“火树银花不夜天”来形容闹花灯的盛况。

  这种盛况只能出现在古时的京城,或者现代的都市。

  小时候我在乡村所经历的闹花灯,规模极小,完全没有“火树银花”,但留下的记忆却也极为深刻。

  我在的村子很小,六百多号人,百来户人家,全都散居在山山岭岭之间。

  冬夜是寒冷而寂静的,“耍灯”的队伍来了,山村才会热闹起来。

  “耍灯”重要的是“耍”。

  每年放了寒假,作业和书包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我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叔叔家里,看叔叔和他的搭档演习狮子拜年、打滚的动作,帮着他们用皮纸糊灯笼,和伙伴们练习下腰、人上叠人、翻空心筋斗、打鹞子翻身。

  夜幕降临,耍灯的队伍出发时,我们既是演员又是工作人员,还是观众。

  我们这些小孩子举着灯笼,大人们敲着锣鼓。

  会打地花鼓的男女用油彩化了妆,穿了古装戏服,他们整张脸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走在队伍里显得特别抢眼。

  我们其他人既不化妆也不换行头,完全是本色表演。

  “咚咚锵、咚咚锵!”

  一路锣鼓转过山坳,山坳里的人家听到动静,立即在屋门前的小路上炸响一挂鞭炮,把我们迎进堂屋里。

  举灯笼的孩子便四面站定,在堂屋里围出一方小小空间,狮子一个翻滚滚进堂屋里给主人拜大年。

  狮子拜完年之后,我们小孩子把灯笼交给旁边随便哪位邻居亲戚代为看管,跳到场地中央表演翻跟头、搭拱桥、叠人上人……

  老人们看得惊心动魄,围观的人们一阵喝彩。

  我们的节目之后,压轴的戏来了。是穿红着绿、画着油彩的那一对男女表演一段花鼓戏,我们那儿叫“打地花鼓”,也叫唱“对子花鼓”。

  据说现在我们家乡的“对子花鼓”已经属于“非遗”项目。

  对子花鼓由一丑一旦两个演员表演。

  丑角鼻子上画一道白色油彩,两眼上各涂一道白色。穿马衣马裤,头戴着帽,手舞纸扇,性格诙谐。

  旦角化一般粉妆,贴片子,身穿彩衣彩裤,系罗裙,梳巴巴头,拖一束长发,手里使用手帕和花扇。

  地花鼓唱打到高潮处,锣鼓家伙喧起一阵热闹,随即戛然而止。

  这时节目已近尾声,领头的叔叔用伶俐的口齿赞出一串喜庆吉祥的好话,赞主人家今年人财兴旺,主人家听得高兴,便递上红包。

  红包递过来了,我们的“耍灯”也要结束了。我们举起灯笼绕场一圈告别这一户人家,又踏上弯弯山路,去山坳里的另一户人家“耍灯”。

  这样的“耍灯”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儿童文学作家)

  编辑:王强  

上下篇导读

 · 如果你想来这里
 · 曾经
 · 对症
 · 创新
 · 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