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读之书
2017-08-18 15:27:00  来源:正义网  作者:彭程

  比起其拥有的全部图书来,一个人读过的书只能占到很小的比例。像钱钟书先生那样博览群书但庋藏寥寥的,毕竟是特例。和女人买衣服一样,绝大多数读书人有强烈的搜罗欲,看到中意的书,先买回去再说,至于是否看,当时是不多加考虑的。或者说得准确一些,在那种情境下,他更习惯于过高地估计阅读的可能性。那么,我们不妨就设定它们为待读之书。

  对一个真想读书而不仅仅是把藏书当成装饰的读者,待读之书常常会构成一种压力,一种提示,一种无言的催逼。每本书的购买,只要是认真而非随意的,是发自内心的需求而非追风赶潮,背后都会有一个可供寻绎的线索,一种或隐或显的动机。它们或者出自对某个知识领域探赜索隐的愿望,或者源于一次灵魂自我检视的需求,或者受到某个一以贯之的爱好的再次的驱策,或者仅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地震的特殊产物。不管是什么,它都曾经成为个人精神生活版图上的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点,其中蛰伏了广阔的可能性,而阅读便是对于此点的接续,是这个点以自身为圆心的展开和衍生。因此,从买书到读书,存在着天然的逻辑关系。书的命运亦如同人生,波谲云诡。

  看到那么多曾被灵魂之手轻抚过的书籍,静静地立在书橱里蒙灰被尘,真正的爱书人难以无动于衷。在意识的深处,他会记得自己有一种承诺。他和这些书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它们时刻等待着主人践约。这里面暗含着一种互动,对此旁人可能浑然不觉,他却是清楚明白。这点不好言说,姑且称之为爱书人的基本职业道德吧。一位漆匠会惦记一扇未曾油饰光洁的门窗,一名裁缝会细心理好衣物上的每一条褶缝——如果他们都尽职敬业的话。读书人对于待读之书的这种类似歉疚不安的意识,其实和这些如出一辙。

  有一年年初,听一个朋友感慨,近年来心态浮躁,快忘记读书的感觉了,并且因此也快找不到生活的感觉了。虽然买了不少书,一直被打入冷宫充任怨妇,这次无论如何都得亲近一番,养两个孩子出来。话可谓调侃,但其态度十二分当真。到了年底再见面,他很得意地讲,一年里读了近四十本书,对工作大有裨益不说,更重要的是搞明白了后半辈子应该怎样活。这话若是由初出校门的青年说出,我们也许还可以嘲笑书生气,但它却是出自摸爬滚打半生、备尝人生哀乐的中年人之口,值得掂量一番。显然,通过阅读,他的内心发生了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某种变化,而寻究起来,能够引发这种变化的,无非是其中的道理、智慧等等。通过阅读,待读之书变作已读之书,将来进行时态转变为现在完成时态,原本幽昧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楚明晰了——变化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或者说是由此及彼的,经由阅读而获得了统一。四十本书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他作为一家报纸的部门主任,工作繁忙,有这样的成绩已属难得。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年下来所读若干?恐怕多数人底气不足。问他怎样做到的,回答说也简单,因为下了决心要使自己沉潜,一旦有了合适的时间,他从不轻抛虚掷,在别人聊天、看电视的时候,他则去属意他的藏书。开始时还有些费力,等到时间久了,就变得十分自然,仿佛一个习惯于“慎独”的人,即便周围没有任何督察监守,也轻易不会做出乖戾之举。

  仿效友人的做法,一段时间下来,感觉确实有成效。这种念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内驱力,逼迫我们去行动,如果不设法培育、强化这种定力,在生活节奏繁忙、信息充塞视听的今天,可以轻易地找出借口,将读书一再拖延,而拖延的结果便是放弃。做或者不做——事情其实就这样简单。正是由于一念之差,结果大不一样。心仪之书被阅读而不是被搁置,书的魅力和功能由观念的存在转化为真切生动的现实形态,我们的情感、识见等也随之得到了深化和拓展。

  编辑:王强  

上下篇导读

 · 盲区
 · 沉静之美
 · 来路不明的情绪
 · 时间之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