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2017-08-18 15:17:00  来源:正义网  作者:徐迅

 

   年说来就要来了。仿佛是谁挥舞着的一只时间的魔手,在时空中突然的定格——过年,无论怎么想,我都觉得这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透着喜庆,也透着无奈,倾诉着人们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一缕惆怅和顺从。它似乎是一条时间之岸,让倦游在时间之水里的人们得以歇息;还如一阵疾风,把四散的心灵吹到它该到达的地方;更像是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人生仪式,让人生因为“年”而得到一次修复和完善。

  新年之“新”,开始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昭示,也在大人小孩的新衣裳上呈现。尽管,我们大人不如小孩,现在已无法从内心嗅出过年时洋溢出的崭新的气味,但“年”那庄严、隆重和辞旧迎新的氛围,依然会浓浓地包裹和感染我们。过年,对于成年人来说,似乎就是一个仪式,一个让心情得以修复的仪式。一年过去,因为过年,我们得以郑重其事地亲近一回家,接近一次亲人和朋友,我们因烦恼缠绕而出现的糟糕的情绪,在其时得到一次充分的调整;我们由于某种失误而造成残缺的心,在亲人温暖的目光抚摸下得以一种圆满的弥合。与此同时,一年里,我们因为自己的努力和机缘而成就事业的喜悦,我们想极力张扬和出格的心情,也会因为听亲人善意的提醒而有所珍惜和警惕。当然,我们还会利用这阖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冷静地思考和总结自己一年来的成败得失……如一只飞翔的鸟儿,我们要检测自己的翅膀;如一条远行的船,我们要备足下一次出航的油料。相信,许许多多人都会把过年看作是一次心情自我修复的精神驿站,当作倦鸟归林、乐而思蜀的一次心灵的栖息地。

  过年,又总会与老家联系在一起。“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是一句民谚,更是“过年”这个传统仪式能够隆重与完成的前提。在路上,在车站,平时我们看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攒动的人头,我们看着他(她)们或拎或扛大大小小的包,不知道他(她)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实际上陌生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也使他(她)们对自己的一年充满惶惑和不安。但现在,我们再见到同样的场面,置身其中,我们看到他(她)们的神情,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她)们的要抵达的终点就是老家!“老家”,在过年时的温暖、宽容和安全可靠的意义,这样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被强烈地凸现出来,显现出中国人以家为本的人生趣味。在家中,人们感受着幸福、美满,享受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家庭的天伦之乐,也会在逝去的亲人墓前燃香焚纸,倾吐自己一年经历的甜酸苦辣。在乡村,人们除了能够被抚摸、理解、激励和修复好自己的心情之外,还会在打豆腐、腊八粥、祭灶神、拜祖宗、放鞭炮、吃年饭、观花灯、闹元宵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中,度过快乐的农历新年的时光,唤回自己温馨的童年——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节奏的生活,那种被钢筋混凝土强暴的土地,已残酷地蒸发了乡土民俗,剥离了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也许,新的文明还处于襁褓之中,但那毕竟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过年,恰好就深深地补上了这样的一课,它唤醒了我们关于民俗的一些记忆,从而也使我们传统的民俗文化在过年的时日得以修复、文明和完美。过年,一年尽管只有这一次,但这种民俗的温习,却使我们民俗文化的这一脉清泉不会枯竭,甚至激浊扬清,还会形成一股生生不息的新的民俗文化之源。

  “回家多好啊!”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临终前曾这样慨叹着——离开给他生命的美国本土,他一生都在欧洲游历。但他由此成就的一切荣誉和所有事业,最终都没有能够代替他心里日思夜想的那个家。最后,他还是回家了。但就在轮船快要靠岸的时候,他却直仆仆地倒在了船的甲板上,倒在了他一生对于家的梦想里,造成一个生命的遗憾……家,看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无一例外都是我们人生的避风之港,是牵系我们游子这一只漂泊风筝的双手,是一个人生命最最深处的怀想和留恋——从这个意义说,我们都想说上一句:“回家过年,真好!”

 
 

 

  编辑:王强